经不起诱惑者慎入 多图详解尼康D300_尼康 Nikon D300_大于10000元
多图详解尼康D300
编按:尼康D300发布已经十来天了,虽然指标和性能目前在中级机里稳坐老大的位置,但由于量产机型要等到11月才能和大家见面(索尼新的a700也要等到11月,小编不厚道的猜测,是否索尼新的CMOS在量产上遇到了一些麻烦),而除了技术指标,尼康又没有公布其他的资料,甚至包括实拍样张都没有,所以说,D300虽然是发布了,可是依然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就像阿拉伯国家的女人,你充其量只能判断她是个女人而已,至于相貌如何身材几许,只能靠猜了。
不过前两天业界某著名网站放出了D300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评测,小编如饥似渴的阅读之余,不敢专美,略作翻译转发过来以飨支持本站的各位读者,在此也对原作者Phil Askey表示感谢。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基于尼康D300量产前型号。

D300,点击小图看大图(可做桌面)
正文开始
首先回顾一下D300最为重要的几个核心新特性(详细的D300新特性解读请移步这里):
总像素数12.3Mp的DX幅面影像传感器;
传感器清洁功能;
ISO 200-3200(最高可达6400);
14bit的A/D转换器;
Nikon EXPEED图像处理引擎;
更快的机身反应速度:开机13ms,快门时滞45ms,反光镜回复100ms;
保用15万次快门;
新的Multi-CAM3500DX 对焦系统,51个对焦点,其中15个十字对焦点;
支持UDMA接口的DF卡;
3英寸92万像素LCD;
Live View模式下可自动对焦;
HDMI接口搭载;
6张/秒连拍,搭载手柄可扩展至8张/秒;
MB-D10全功能手柄,可搭载两块电池;多图详解尼康D300
编按:尼康D300发布已经十来天了,虽然指标和性能目前在中级机里稳坐老大的位置,但由于量产机型要等到11月才能和大家见面(索尼新的a700也要等到11月,小编不厚道的猜测,是否索尼新的CMOS在量产上遇到了一些麻烦),而除了技术指标,尼康又没有公布其他的资料,甚至包括实拍样张都没有,所以说,D300虽然是发布了,可是依然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后,就像阿拉伯国家的女人,你充其量只能判断她是个女人而已,至于相貌如何身材几许,只能靠猜了。
不过前两天业界某著名网站放出了D300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评测,小编如饥似渴的阅读之余,不敢专美,略作翻译转发过来以飨支持本站的各位读者,在此也对原作者Phil Askey表示感谢。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基于尼康D300量产前型号。

D300,点击小图看大图(可做桌面)
正文开始
首先回顾一下D300最为重要的几个核心新特性(详细的D300新特性解读请移步这里):
总像素数12.3Mp的DX幅面影像传感器;
传感器清洁功能;
ISO 200-3200(最高可达6400);
14bit的A/D转换器;
Nikon EXPEED图像处理引擎;
更快的机身反应速度:开机13ms,快门时滞45ms,反光镜回复100ms;
保用15万次快门;
新的Multi-CAM3500DX 对焦系统,51个对焦点,其中15个十字对焦点;
支持UDMA接口的DF卡;
3英寸92万像素LCD;
Live View模式下可自动对焦;
HDMI接口搭载;
6张/秒连拍,搭载手柄可扩展至8张/秒;
MB-D10全功能手柄,可搭载两块电池;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影像传感器和五棱镜


主板和EXPEED处理芯片


Multi-CAM 3500DX 对焦检测模块和对焦点示意图


1005点阵测光模块和快门组件机身设计纵览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D300机身尺寸。本图尺寸惊人,大图杀显示器,打开请慎重


D300金属机身
D300的金属机身看起来不如佳能的机身原话和一体性好,但给人一种结实可靠的感觉,右图是尼康胶片旗舰机绝唱F6,可以看到机身大体的结构是比较相似的。

D300和主要竞争对手佳能EOS 40D之间的比较D300机身细节挨个看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D300
D300机身的人体工程学功效还是很不错的,即使小指也可以很舒服的搭在机身下面,而且所有的重要功能都可以在食指不离开快门按钮的情况下调节。


卡口,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左图是反光镜落下的状态,从反光镜上隐约还能看到对焦屏上的标志和分划,右图是反光镜升起的状态,那个绿油油的东西就是CMOS,准确点说,是CMOS前面的低通滤波透镜。D300的卡口内部设有光圈耦合拨杆,因此可以支持AI接口之后的所有F卡口Nikkor镜头(AI,AIS,AF,AFD,AFS),至于没有光圈环的G镜头和VR等功能也一样不少,这种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对于F卡口历史充满自豪感的尼康来说,老用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AI镜头的支持最大限度的方便了一些喜欢搜集经典老镜头的玩家,例如著名的Noct 58/1.2就是AIS接口的,D70,D80之流统统不支持(可以装上,但无法测光)。


卡口两侧,点击小图也只能看小图,别费劲啦
左图是光圈预视按钮和Fn功能按钮,右图是对焦模式调节旋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位置安排比较合理,按钮转动及定位手感明晰,熟悉之后根本无需担心误操作的问题。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D300内置闪光灯
D300的机顶部分轮廓比较圆润,但不失威猛,不过那个形状,被人叫做棺材板倒也算是传神了(被谁叫成是棺材板?点击这里回顾)


左肩的调节按钮和右肩的LCD
D300左肩使用了按钮和转盘相结合的双层设定模组,下层转盘上的设定项是不会经常改动的,所以有个单独的锁定按钮,必须按下去才能转动,上层的按钮都是些常用设置,左手按下后右手拨动转轮就可以更改设置了,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这种双层结构在节约了空间的同时还保证了这一块儿的密闭性。右肩的LCD屏周围有常用的各个功能键和前后转轮,食指在不离开快门的情况下就可以全部调节到,大大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


LCD无照明和背光开启时
D300肩部的LCD字迹大而清晰,显示信息十分丰富,在需要长时间拍摄的时候,可以关闭后背LCD,而仅凭肩部的LCD就能知道相机的工作状态,这块LCD采用了绿色的LED照明,相比起以前蓝色EL背光的F5等机型要更加省电,但是不如蓝色EL照明柔和均匀。背光开关依旧是Nikon特色的和整机电源开关整合在一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但在频繁开关背光的场合可能会额外的磨损电源开关。D300的各种接口,点击小图看大图
Nikon D300定位于准专业机,因此机身上多出一些相对低等级相机并不具备的接口。


快门线和X闪光同步接口
以前尼康在这两个接口上用的是纽扣大小的螺旋盖,特别容易丢失,小编曾经弄丢过至少5个,更加令人发指的是这个小东西根本没有配件卖,只能去二手市场或者修相机的铺子里碰运气,现在改成了和机身连在一起的橡胶盖,不光提高了机身密闭性,而且可以防止丢失,应该鼓励一下。


机身左侧的数据接口


机身右侧的存储卡舱口
这个舱口的挂钩改用金属材质制作,比以前所用的塑料材质更加令人放心了,而且这个金属挂钩和舱口盖是用螺丝接在一起的独立小部件,即使不慎损坏,修理起来也会相对简单点。D300的下面
这个小标题实在有那么一点点的汗……,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到D300上面来吧,老样子,点击小图可以查看大图哦。

即使从下面看过去D300手柄上的红裤衩也依然抢眼


电池仓

手柄


手柄的数据接口和闪光灯热靴接口
D300的手柄功能很完善,连焦点选择的小方向键都有,但重要的不在于此,手柄和机身连接处除了电力接口之外还有密集的两排数据接口,难道这个MB-D10能让D300连拍能力从6张/秒提高到8张/秒的奥秘就隐藏在这些接口背后吗?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正面

后面取景器,LCD,小八卦一则


D300的取景器,点击打开的也是小图,别费那事了
D300取景器眼罩是方型的,这也符合D300的定位,不过以小编浸淫Nikon系统多年的经验来说,这种眼罩很容易脱落,我就曾经弄丢过2个F80的,1个D70S的,所以想购买D300的朋友需提前准备强力双面胶一条,把眼罩和机身粘在一起,注意,别吧那个屈光度调节旋纽给粘上了哦。

D300在Live View 模式下
D300发布的时候曾因为宣称自己配备了一块儿92万像素的3英寸LCD而引起大家热议,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尼康是那么算的640*480*3=?,丫的把一个像素中的RGB三点分开了算,所以如此说来D300依然只是30万像素,当然,3英寸屏幕30万像素已经非常好了,至少比EOS 40D的要好。

D300的LCD效果实拍,点击查看大图

EOS 40D的LCD效果实拍,点击查看大图
佳能EOS 40D宣称自己是23万像素,但效果明显差D300的30万像素太多,怎么回事呢?继续往下看吧。

Canon EOS 40D LCD
日本有个爱好者用微距拍摄了EOS 40D的LCD,黑框框出来的是1平方毫米,里面经数有75个dot,也就是25像素(RGB3点算一个像素);换算到40D的LCD全屏分辨率,仍旧是7.7万像素/23万dot,所以说这个23万实际上也是x3之后的结论,佳能又忽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