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4月6日电(记者葛秋芳)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最近首次测量到通过量子通道“逃离”原子的电子,而且发现每个电子“逃离”的速度极为惊人。 电
新华网伦敦1月27日电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最近成功地在实验中观测到了中子在引力场中的量子效应,这一发现有可能促进基础物理学的发展。 在1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这个由法国、德国
德国天文学家使用一种新技术,首次探测到了一颗遥远的红矮星周围的气体冕发出的可见光,这将有助于研究恒星的冕为何具有极高的温度。 太阳周围有一圈稀薄的晕状气体,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几百万公里,
就像医生借助超声波给人体做体检一样,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对地球做了全身体检,捕捉和描绘出了地球的内部图像,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并首次直接“观测”到源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地热出口―――地幔热柱。
新华网合肥10月11日电(记者 代群)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子刊《自然·物理》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和他的同事杨涛、张强
科技日报东京7月6日电(记者陈超) 一个由日本17家研究机构、其他国家19家研究机构总共138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小组5日证实,他们利用设置在岐阜县地下1000米深处的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的科学家经过三年的努力,成功地观测到了原子的凝聚态现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德国之后第十个观测到这一现象的国家。 70年前,爱因斯坦曾经预言物质存在除固态、液态、汽态、等离子体之
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激光脉冲电离氖原子,成功产生出微微微秒的超短伦琴射线脉冲,并利用它观测到了原子内部的运动。 据奥新社28日报道,维也纳技术大学光电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把毫微微秒长度的激光脉
利用气体媒体存储图片 气体存储图片时间达到30微秒 据国外媒体报道,以色列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成功地在原子蒸气上实现了图像存储,尽管存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0微秒,但这是人类首次成
生物学家能为整个细胞拍摄美丽的照片,也能一直放大单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但他们却没有一个观察中等大小细胞器(如将细胞切分成两半的肌动纤维或者组装蛋白质的高尔基器)的好方法。日前,德国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