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非编码DNA虽然占人体基因组的95%,但它却不像编码基因那样控制产生特定的蛋白质,所以曾经被称为“垃圾DNA”。英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这些貌似无用的DNA对某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却有着很大影响。
今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两家世界著名手机制造商对手机会对人体DNA造成损害的说法发表回应。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和世界第六大手机制造商索尼-爱立信公司宣称,不久前在由欧洲12家研究机构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答复广东省政协委员汤镇业相关提案时透露,工信部近日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在等待国务院审批。 手机实名制的强制推行,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答复广东省政协委员汤镇业相关提案时透露,工信部近日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在等待国务院审批。 手机实名制的强制推行,
过去我们都认为,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是造成人们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殊不知现代人爱吃零食、薯条等垃圾食物,长期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足也会令人记忆力衰退,患上精神分裂、老人痴呆、抑郁症、过度紧张等精神疾
科学时报2005年7月25日报道 酵母和蠕虫之类的简单生物是如何进化为鸟和哺乳动物这样的复杂生物的呢?一项针对基因组进行的广泛比较研究显示,问题的答案可能就隐藏在生物的垃圾脱氧核糖核酸(DNA)中
探索疾病的原因,是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目前,医学对某些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因为对病因缺乏深入的认识。基因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从细胞内部的微观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寻找病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古代就有对动物白化现象的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在《秋浦歌》中写到:“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白猴、白虎等白化动物浑身雪白,历来被视为珍奇之物,甚至被赋予某些神话色彩。其实,动物的白化现象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导致癌症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癌症与基因有极大关系。意大利裔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14~)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致癌病毒会把自身携带的DNA片断
197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J·M·毕晓晋(1936~)和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H·E·瓦慕斯(1939~)发现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癌症的种子——原癌基因(即原致癌基因),而且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