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除绚丽的风光之外,还有一处很值得参观的人文景观,这就是很有特色的普光禅寺,它坐落在张家界市区,寺庙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比北京故宫(天安门)早七年,比湖北武
普光老街是罗家坝巴人文化历史的见证。历史悠久的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位于宣汉县江口湖尾的中河、后河交汇冲积扇里,罗家坝、张家坝同在普光镇进化村台坝上,从内坝木鱼山步行大约两千米田间小道,过古渡木舟,上岸就
孝禅寺,在意溪镇头塘村,清代顺治18年(公元1661)潮州知府吴颖、海阳县知县王运元、郡人梁应龙、谢元汴、翁如麟、蔡元同、高僧澄心建,命名孝禅庵。康熙年间(公元1661-1722)郡人太史杨钟岳建前座
普照禅寺位于漳州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的南太武山脚下,始建于2000年,占地160亩,是全国唯一的现代建筑风格的寺庙。寺庙与瑞成休闲农庄二合为一,建筑群仿造新加坡、印尼等南洋特色工艺施工,融朝圣、观光
兴国禅寺又名千佛山寺,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唐代将“千佛寺”改名“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明代寺院扩建,遂成香火胜地。 寺门外西南上方
泰兴庆云禅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元驸马都尉蔡梦祥舍宅增广,于是“殿宇钜丽称名蓝”。然而时间推移,世事变迁,雕梁画栋,渐有废圮,“寺旁隙地渐没入民间,僧徒遂散去”。 1988年,泰兴县人民政
地藏寺位于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航坞山,始建于宋熙宁六年(1073年),有高僧无能大师觅居到此,观看宝地,结草为庵,独来独往苦修三年。当时闽南佛教衰退,僧人无居修持,十方丛林高僧大德云游四海,寻觅宝地定居
无想禅寺建于六朝中期,清末民初毁于战乱。1996年,市政府批准复建无想禅寺,历时1年,该寺下院大雄宝殿竣工。去年,“隆旭”投资1500万元,进行了无想禅寺一期扩建工程,在原址兴建毗卢宝殿。这次“隆旭”
包山禅寺简介 包山禅寺位于林屋洞西北的包山坞中,据史志资料记载,该寺初创于南朝之初,初名福愿寺,梁大同二年(536)正式建寺。唐上元九年,唐高宗李治赐该寺名为“显庆禅寺”;因西山四面为水所
在寿县城关东北角,始建于唐代。传说为唐玄奘奉敕建造。明末清初宿十八罗汉,堪称艺术珍品,现为寿县博物馆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