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汽车自主品牌走出去难以克隆韩国车企模式如果说目前只以整车或散件组装进军国际市场的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已经让欧美同业感到了压力,那么,从起步阶段就定位于国际化的上汽汽车,立志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就更强化了国人对自...查看完整版>>
汽车自主品牌走出去难以克隆韩国车企模式
02.
自主品牌走出去难以克隆韩国车企模式如果说目前只以整车或散件组装进军国际市场的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已经让欧美同业感到了压力,那么,从起步阶段就定位于国际化的上汽汽车,立志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就更强化了国人对自主品...查看完整版>>
自主品牌走出去难以克隆韩国车企模式
03.
上汽汽车首款自主品牌车型定价17万-23万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虽然定位国际化,但上汽汽车自主品牌车的价格将比较“亲民”。昨天,一位参与了上汽汽车自主品牌经销商招商大会者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上汽汽车相关人员曾透露,其首款自主品牌轿...查看完整版>>
上汽汽车首款自主品牌车型定价17万-23万
04.
长安汽车之痛折射自主品牌利润危局虽然可以为自主品牌的低利润找到很多理由,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中国鞋、中国纺织品、中国DVD的同样症结都是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太低。直接后果就是,任凭销量再怎么风光,在销售收入、在...查看完整版>>
长安汽车之痛折射自主品牌利润危局
05.
发改委严控汽车投资 上汽自主品牌仍未获批这几天,再没有比上汽集团更郁闷的了。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制造)希望借助罗孚和双龙打造自主品牌的新项目没有获得发改委的批准。有人笑称,这是上汽制造生不逢时,因为就在几天前发改委官员刚刚表态,...查看完整版>>
发改委严控汽车投资 上汽自主品牌仍未获批
06.
汽车业产能过剩 上汽自主品牌之路再生悬念已经等待了4个多月,上汽专为自主品牌设立的公司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汽制造)仍未获得发改委的批准。昨天,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之所以迟迟未获批准,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汽车产能过剩严...查看完整版>>
汽车业产能过剩 上汽自主品牌之路再生悬念
07.
研发自主车型国内车企急需导入DNA概念近日来,各企业所推出的新车型不断。除了合资企业大张旗鼓地要与全球同步以外,内资企业也势头不减,有的说未来几年要推出9款新车型,也有的说2009年前将有12款车型问世。然而,国内企业发展现状,却不能不使人产生诸...查看完整版>>
研发自主车型国内车企急需导入DNA概念
08.
我国车企能否扛起新能源自主研发大旗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国内各汽车厂家纷纷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同时,一个新的焦点问题令人思考:发展新能源技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几乎同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内企业能否在这次竞争中赢得主动?对于新能...查看完整版>>
我国车企能否扛起新能源自主研发大旗
09.
国内自主SUV车企四面受敌 集体杀入轿车市场“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油价飙升、新消费税出台、国III标准逐步推行、消费者对SUV需求的日益成熟和理性……种种不利因素的出现,让曾经风生水起的SUV市场如今一片肃杀之气,并迅速进入“冷冻期”。为化解产业风险...查看完整版>>
国内自主SUV车企四面受敌 集体杀入轿车市场
10.
自主研发是自讨没趣 中国汽车重蹈巴西模式?走“自主开发型”的韩国模式,是中国汽车业内共同的愿望,“以市场换技术”、“以合资套技术”……一系列的构想足以体现中国汽车业对自主品牌的痴心不悔;然而,中国汽车真能在追逐韩国模式的路上,不会陷入被人诟病...查看完整版>>
自主研发是自讨没趣 中国汽车重蹈巴西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