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谁给基因取名字?【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谁给基因取名字?在孟德尔的原始论文中,遗传因子与遗传性状常有混淆。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W·L·Johannsen,1857-1927)提出一个新的术语——基因,用来取代孟德尔概念不十分清晰的遗传因子,把遗传因...查看完整版>>
谁给基因取名字?【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2.
给遗传学取名字的贝特森【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给遗传学取名字的贝特森1906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第3届杂交与植物育种国际会议,大会主席贝特森(W·Bateson,1861-1926)提出“遗传学”(geneties)这个学科的正式名称。闭幕时该次大会被称为“第3届国际遗传学大...查看完整版>>
给遗传学取名字的贝特森【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3.
孟德尔生平【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生平孟德尔(Groegor Mendel,1822-1884)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当时属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亲嫁接果树,在学习上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才能。1844-1848年,孟德尔在布隆大学哲学院学习神...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生平【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4.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直到1900年,孟德尔及其伟大成就才被重新发现。这一年,也是物理学中的“量子理论”诞生的一年。这似乎表明,接受遗传学中颗粒学说的时机已经成熟。事实上,在生物学领域,已有很多人想到了...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5.
孟德尔学说又为什么被遗忘?【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学说又为什么被遗忘?孟德尔的文章阐述得很清楚,他的理论也简明易懂(但请注意,这是针对今人的认识水平而言),而在当时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个理论,但为什么他的工作曾被完全忽视,以致被埋没了35年呢?究...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学说又为什么被遗忘?【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6.
孟德尔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孟德尔之所以能发现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其成功的原因有:(1)选择了适合的实验材料——豌豆。豌豆的一些品种具有好些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种子的圆形与皱缩、植株...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7.
孟德尔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学说在中国的传播1900年孟德尔定律在欧洲被重新发现。13年之后的1913年,我国的《进步杂志》在译载的“生命之解谜”一文中,用了专门的一章,共17页的篇幅,讲述遗传问题,着重介绍了孟德尔学说及其意义。...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8.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是从1855年开始的。从孟德尔的原始论文来看,他的实验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植物杂交来探索生物的遗传规律。他用了34个豌豆品种,花了两年时间检验它们的纯种性,从中挑选出22个品种。...查看完整版>>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与遗传因子】 动物世界
09.
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 动物世界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野外采集到的果蝇,眼睛都是红色的,称为“野生型”。1910年5月,摩尔根在实验室里饲养的一群红眼野生型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果蝇。摩尔根独具慧眼,立刻认识到这只白眼果蝇的巨大价值。...查看完整版>>
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 动物世界
10.
第一只白眼果蝇【基因与染色体】 动物世界第一只白眼果蝇白眼果蝇在基因学说的发展史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致引起关于最初那只白眼果蝇来历的争论。向摩尔根推荐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卢茨,曾出版过一本富有魅力的书《多样性的昆虫》(A Lot of Insects...查看完整版>>
第一只白眼果蝇【基因与染色体】 动物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