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中心法则在具体细节上经过完善后,在遗传信息流传递方向上又有补充和发展。1970年,巴尔的摩(D·Baltimore)和梯明(H·M·Temin)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一种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查看完整版>>
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发展【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2.
基因与疾病(四)-永无止境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197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J·M·毕晓晋(1936~)和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H·E·瓦慕斯(1939~)发现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癌症的种子——原癌基因(即原致癌基因),而且数量相当惊人。这一发...查看完整版>>
基因与疾病(四)-永无止境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03.
中心法则【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中心法则早在1909年,伽罗德(A·E·Garrod)在《先天性代谢差错》一书中,就描述了黑尿病基因与尿黑酸氧化酶的关系。以红色面包霉(链孢霉)为材料而开创生化遗传学研究的比德尔(G·W·Beadle),1941年与塔特...查看完整版>>
中心法则【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4.
向基因的分子水平进军【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向基因的分子水平进军摩尔根及其弟子们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基因研究发展到细胞学水平之后,遗传学面临的历史任务便是解决“基因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了。摩尔根在他的经典著作《基因论》中,就已经提出“基因...查看完整版>>
向基因的分子水平进军【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5.
信息学派-卢里亚【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卢里亚这另一位英雄就是萨尔瓦多·爱德华·卢里亚(Salvador·Edward·Luria)。卢里亚是一位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分子遗传学家,1912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一个犹太中产阶段家庭。他在都灵大学的医学院完成大学学业,1...查看完整版>>
信息学派-卢里亚【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6.
生化学派-比德尔【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比德尔经典遗传学的语言系统与物理学语言系统似乎必须经历一个艰难的磨合过程,找到一个合适的生长点,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时势造就了乔治·比德尔(George Beadle)这位生化学派的英雄。当经典遗传学的...查看完整版>>
生化学派-比德尔【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7.
生化学派-果蝇眼色的生化遗传学【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果蝇眼色的生化遗传学1933年,遗传学家伊弗雷斯(B·Ephrissi)获得洛氏基金的资助来到加州研究果蝇遗传学和胚胎学之间的关系,比德尔开始加盟这一行列,并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尝试。他们研究了果蝇成虫器官移植对...查看完整版>>
生化学派-果蝇眼色的生化遗传学【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8.
结构学派【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结构学派生化学派给基因的生物化学功能勾画了一个粗略的轮廓。但在物理学家眼里,是结构决定着功能,对结构了解得越精细,则从其中推导出功能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准确性越高。这就是当时概念尚未十分明确但气氛...查看完整版>>
结构学派【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09.
DNA改变了细菌的遗传-艾弗里的发现【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艾弗里的发现在格里菲斯发现肺炎球菌的遗传转化现象之后不过数年(30年代初),加拿大生物化学家艾弗里(O·T·Aver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便开始探寻转化因子。他们把S型死菌的无细胞提取液进行分离,然后再检测...查看完整版>>
DNA改变了细菌的遗传-艾弗里的发现【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10.
DNA改变了细菌的遗传-赫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实验【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赫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实验当时与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一起研究噬菌体的赫希(A·D·Hershey)及其助手蔡斯(M·Chase),按照赫里奥特的思路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实验,再次证明DNA是基因的化学基础。噬菌体是以细菌为寄...查看完整版>>
DNA改变了细菌的遗传-赫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实验【DNA与基因】 动物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