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细胞有总数约为30亿个碱基对的DNA,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碱基对数目达几百万之多,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显示的DNA图谱也因人而异,由此可以识别不同的人。所谓“DNA指纹”
2003年2月1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多利”由于无法治愈的进行性肺部感染,被实施了安乐死,享年仅6岁半。一般绵羊的寿命为12年左右,“多利”正当壮年,为何未老先衰,这与它是克隆的“身份”有关系
多利的诞生刮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强劲的克隆旋风,克隆动物家族中相继诞生了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猫等新成员。 1998年2月,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该公司用与克隆多利相似的技术,克隆出一
但克隆人并不因人们的种种担心而放慢“进攻”人类的脚步。2001年8月7日,被学术界称为“科学疯子”的意大利胚胎学家S·安蒂诺里宣布他将于11月开始进行克隆人实验;2001年11月2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
基因会发生突变,突变可以自发,也可以诱发,这是每个稍有生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在加拿大生物化学家M·史密斯(1932-2000)发明定点突变法之前,突变株的产生必须经由自然界或用化学等方法诱使基
遗传物质的结构是怎样的?它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体又是如何执行遗传指令合成生命物质的?从遗传学20世纪初诞生并走过50年的探索历程后,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成为生命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20世纪50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物质。在它的合成过程中,要接收来自DNA的遗传信息。但DNA是细胞核内的物质,而蛋白质却在细胞质中,DNA这样的生物大分子是不可随意穿越核膜进入细胞质的。细胞核内的遗传密码又是如何
克里克在提出“中心法则”时曾指出,信息是沿DNA-RNA-蛋白质的方向流动的,信息绝不能从蛋白质回到DNA。接下来科学家们发现,信息从DNA到RNA的流动也能够被逆转,这一现象发生在一组被称为逆转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中心法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以非常简洁明了而又极其优美的表达形式,共同揭开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生命物质合成的秘密。如果说由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基因遗传学说是细胞遗传学理论的代表
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完整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完整基因序列的测定,解读结果刊登在1999年12月2日的《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