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棉铃虫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过去曾广泛使用化学农药治虫,造成环境污染,并使棉铃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药性,最终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杆状昆虫病毒以其致病力强、药
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PV。我国对昆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是从家蚕病害的研究开始的,现已在30多种昆虫中发现了质型多角体病毒。 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昆虫死亡周期较缓慢,一般为3-18天。但在
油桐尺蠖又名大尺蠖,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都有发生。幼虫咬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发生猖獗时,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1978年6月,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
看到这样一幅照片,是不是有触目惊心的感觉?本来堪称完美的一颗棉桃被钻了一个大大的窟窿,而完成这一“杰作”的就是那只身体的一截还露在棉桃外面的胖家伙——棉铃虫。 别看棉铃虫这时候耀武扬威的,攻
植物病毒引起植株的症状是各种各样的。一般而言,患病的植株叶片皱缩、斑驳或改变颜色出现褪绿、黄化等症状,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危害作用。而对某些花卉来说,正是因为病毒的侵染,在花瓣的原有颜色上产生了花斑或条纹
利用病毒生产各种疫苗,能比较有效地预防某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比如狂犬疫苗。 疫苗主要有三种: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灭活疫苗是疫苗中使用得比较普遍和研究过程较为简单
病毒经过多代繁殖,毒性会大大衰减,然后用毒性衰减后的病毒使人体产生抗体,这就是减毒疫苗。这种疫苗研制的周期远远大于灭活疫苗。 制备减毒疫苗首先要使病毒繁殖很多代,有时甚至需要上百代。每繁殖几
目前,世界各国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而对有益的生物也造成威胁。同时,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很难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但是,生物农药的出现使
科学家从候鸟的眼球中分离出一种名为“蓝光受体”的分子,这种分子似乎具备产生指南针作用所需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5日报道,40年前,科学家证明候鸟在迁徙时能够利用
哥伦比亚警察利用猫鼠同室训鼠排雷(图) 2007-07-26 12:00 广州日报 评论0条 中新浙江网7月26日电 24日,一名哥伦比亚兽医向公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