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4月25日23时3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航天器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 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
一套完整的对深入研究湿地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国沼泽湿地数据库,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首次在长春成功建立。这一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项目,日前正式通过有关部门验收,被认为是具有自主知识
据新华社电昨天,航天员中心主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陈善广说,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科和航天员训练体系,具备了独立培养国外航天员的技术能力。
9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实况。这是胡锦涛在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同他们亲切通话,对成功出舱表示热烈祝贺。 新华网北京9月
2007年10月11日上午9时,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强做大航天产业”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我们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引导航天产业的发展?
本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廖文根)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 建设新发射场,是为了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新发射场建成
新华网上海5月21日电(记者高路、钟昊熹)正在研制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预计于2009年升空。在21日举行的上海航天技术展上,承担我国火星探测器主要研制任务的上海航天局作此宣布。 火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张毅)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金壮龙5日透露,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部署,今年我国将继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同时着力抓好绕月探测工程。 金壮龙在通报
科学时报北京9月28日讯(记者李存富)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我国的农作物航天育种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牵头的课题组利用航天技术先后育成并审定水稻、小麦新品种1
据新华社西安10月20日电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人指出,5次“神舟”飞船返回舱的成功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器搜索回收技术日臻成熟,飞船着陆场系统已全面建立载人航天状态。 这位负责人说,着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