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网:能否打破死循环(2)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酷6一直否认的“对赌协议”是否存在根本就不关键了。因为不管如何,同样身为老板的陈天桥都不可能站在盛大的立场上做赔本生意。就算李善友描绘中的“圣人陈天桥”真实存在,说到底他依然也是个商人,在酷6和盛大两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他的立场不言而喻。
足够对酷6的现状形成佐证的事实是,从春节之后,大批的“空降兵”开始在盛大的主导下进入华友公司。据传,其中包括来自土豆的前CTO、优酷的销售副总裁、百度的叶鹏等等高级人才。而负责“挖墙脚”的猎头公司,据说也是盛大多年来的“固定合作伙伴”之一。
李善友玩得转这些人吗?没有答案。不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消息是,原酷6的部分中高层员工,开始曝出离职的消息。
●流量魔咒的威胁
坦白说,如果不是陈天桥在去年不小心扮演了一次“贵人”的角色,或许酷6的名字早就已和众多日渐式微的中小视频网站一样,不再被人记得了。
没有知名度,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广告。没有广告,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知名度。酷6当年不是第一个遭遇这个死循环的公司,也注定不是最后一个。
事实上李善友当年在搜狐的时候,就感受过这种“死循环”的纠结,也深深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所以在去年完成“曲线上市”之后,李善友把团队整合、资源清理、战略规划等等一切都放到一边,首先做的事情,是先后在上海、北京多次召开发布会,打出“新格局、大梦想”的旗号,首先通过市场公关的渠道向世界宣布“酷6还活着”。
不能不承认,这一手很有效。仅仅百万人民币级的市场推广费用,帮助李善友在2009年最后的几个月里成功完成了“东山再起”。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知名度并不是流量的充分条件,尽管从去年底开始,酷6试图通过大的流量渠道商购买流量,李善友甚至签下了千万级的流量购买预算单,但市场目前的情况是,优酷和土豆已经占据了整个视频领域接近90%的有效市场,酷6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