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网:能否打破死循环
上周,一位重量级的大老板出现在北京华友世纪的办公室里,他就是来北京参加两会的陈天桥。
自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之后,每年的“两会”是陈天桥最为低调的时候。来北京都是轻车简从,能不露面就不露面。因为在他看来,“两会”期间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参政议政”,要忙活的是“国事”,至于公司的事情,那是“家事”,再大都得先放一放。
不过这一次是个例外。
●复杂的整合
盛大在北京的子公司不少,集团北京分公司也有数百人的规模,但陈天桥只去了华友世纪,目的是开“动员大会”。
“很简单,必须得有个大老板来安定军心,要不全乱套了。”了解内情的人士说,“盛大收购华友之后,在人事整合方面阻力很小,因为华友一直保持着独立的运营,虽然一直在亏损,但是业务线、人员、资源都很稳定。盛大也不希望动大手术,只希望能把公司的文化融合到一起,并且寻找到3G时代可能的结合点。但是通过华友并购酷6之后,事情就变得太复杂了。”
情况变得复杂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不过最主要的,是酷6原本的团队和业务线,与盛大华友系的整合过程。
“收购之后,李善友曾经以总裁的身份,把酷6和华友原本的市场、销售等两部分团队整合成一个体系,但是很快就又重新分拆成原来的状况。”知情人士介绍说,“李善友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虽然华友去年一直在亏损,但酷6身上那种创业公司的血统,并不适用于领导这家已经上市的成熟公司。”
事情现在看上去有点不可收拾了。按照李善友当时的说法,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他将“拿到华友的所有资源,以及账上超过6000万美元的现金”,这些东西“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酷6重新改写整个视频网站领域的格局”,同时“陈天桥和盛大集团对此也都非常支持”。
可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任何交易,出钱的那一方都不可能是出于“慈善”的目的。陈天桥就算有一万个理由收购酷6,但那一万个理由,也都是基于“盛大酷6”,或者是“新华友”之上的美好愿望,绝不可能是“李善友的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