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踏春 7条最北京街巷慢逛手记(16)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7-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烟袋斜街 老胡同的创意之春

烟袋斜街,这条长度不足三百米的斜街,却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如今它已经是老北京文化的典型代表,各种创意小店、旅游纪念品、特色酒吧、古玩、字画……短短一条街上包容了太多的创意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运气很好,赶在天气晴朗的一天来采访。明媚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的,真希望自己也是来闲逛的。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奥运会后就没来的话,一定会如我般惊讶,它的变化太大了。几乎所有的店铺都经过了重新装修,店面整洁富有创意,出售的商品也都更加丰富。还有一些刚加入的新店铺,东西就更有意思了!街道的整体环境也变化不小,路面、墙面也都焕然一新,以前破败的广福观刷上了崭新的油漆,据说政府要把这里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老瓶装新酒,充满时尚创意的古老商业街。

古物: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这条街上玩,要说现在还保留下来的建筑,也就是海吧旁边的那个牌楼,据说以前是清朝的水军衙门,另外还有广福观和鑫园浴池。对我来说最有感情的就是鑫园浴池,据说是李莲英的嗣子开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带我去那里洗澡,当时浴池面积很大,规模也相当壮观,现在你看到的临街小商铺,以前都是休息大厅,整个一层都是浴池,二楼以上是后来加盖的。上次整修的时候,为了配合烟袋斜街的整体风貌才把门口改到旁边的大石碑胡同里的。

今象:

可以说奥运会之前的那次修缮造就了现在的烟袋斜街。这次从2007年开始,直到2008年6月才完全结束的修缮让这条古老的商业街焕发出了更加时尚现代的光辉。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新开的创意小店,比如首次引进大陆的台湾创意品牌The One,在烟袋斜街一下开了三家风格各异的店铺,商品也都独具特色,80%来自台湾设计,精致又充满惊喜。

街灯初亮的烟袋斜街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6页/共20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