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暮——评 F-15 战斗机的全面停飞(7)
用于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的强度是很高的,但金属在高应力环境下长期使用会产生疲劳,本来均匀致密的材料里会出现很多微细的裂纹。裂纹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材料强度会大幅度退化,甚至发生突然瓦解。美国空军不是不知道
F-15 的机体疲劳问题,很多机龄较长的 F-15
已经开始“小心轻放”地使用了。但是美国日益变本加厉的全球干涉主义政策使海外作战强度大增,美军作战对空中支援的依赖急剧加深,战区有作战需要,飞机不能不出动。911
之后,美国空军的出动强度进一步上升,很多飞机都有疲劳提前出现的问题。
F-15
全面停飞对美国空军的战斗部署影响十分重大。作为美国空军的主力制空战斗机,F-15 担负着控制天空的使命。F-16
尽管具有优良的空战能力,但依然得不到美国空军的器重,只是作为 F-15 的补充力量。有人形容 F-15
的全面停飞使美国的天空大门洞开,这当然是夸大其词了,但对美国空军的窘境未必不是一个写照。F-15 停飞后,中东美国空军只能用 F-16
和 A-10 临时填补空隙,并且急调在波斯湾的“企业”号航母,用舰载 F-18
填补不足。多年后,美国海军肯定要调侃美国空军,“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替你们盖屁股的吗?”调侃可以靠打哈哈对付过去,但美国空军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光
F-15 有疲劳问题,由于使用强度过大,整个机队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机体疲劳问题,亟待作机体加强,或者等待新机接替。
美国空军当前最大的新机项目当然是 F-22。F-22
的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网络战能力是 F-15 难以比拟的,但天价的 F-22 使美国空军也感到难以负担,F-22
的装备数量从最初的 750 架骤降到现在的 183 架,包括研发费用的单价高达 3.36 亿美元。本来 F-22 应该早在 1994
年开始服役,由于冷战结束,美国军费缩减,被迫推迟到 2004 年才组建第一个作战中队。“廉价”的 F-35 预计要到 2013
年以后,单价也是不菲的一亿美元以上。新机提前接替的可能性不大。
新一代战斗机的延迟服役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包括 F-15
在内的现有机队的负担。为了保持战备状态,美国空军急需对大量现有战斗机作机体加强和系统升级改造。事实上,换装主动电扫雷达、头盔瞄准具和增强网络战能力后,F-15C
具有相当于 F-18E 水平的战斗力。如果美国海军对未来几十年内 F-18E 的先进性有信心的话,美国空军也不必为升级后的 F-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