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尔斯基 P-35 战斗机(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照片摄于赛维尔斯基公司位于长岛法明德尔(Farmingdale)的工厂,这架 SEV-1XP 正在 1 号机库前接受地面检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卡特维利和他领导的团队完成了对 X-18 Y 的改造工作,该机于 8 月 15 日飞抵赖特机场。公司内部代号为 1XP 的 X-18 Y 采用单座布局,使用部分收入式主起落架,总体性能方面与寇蒂斯 X-17

Y 处于同一层次。各公司间的竞争十分激烈,有技术层面的也有非技术层面的,寇蒂斯批评联邦政府偏袒塞维尔斯基公司,认为不该给他们改造参赛机的时间。陆军航空队把公布比赛结果的日期推迟到 1936 年 4 月,各家公司都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想方设法对原型机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完善。尽管寇蒂斯 X-17 Y 得到了空军高层的青睐,但是该机存在的毛病很多,尤其是主起落架结构过于复杂,塞维尔斯基的方案虽然略逊一筹但可以马上投入生产。由于战斗机部队没有耐心继续等待,X-18 Y 于是幸运的在竞标中胜出,正式得到 P-35 的军方编号。1936 年 6 月 16 日,塞维尔斯基公司拿到首批 77 架的生产合同。

第一页    上一页    第6页/共20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