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特赦国民党战犯: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2)
据档案资料记载,1974年12月23日周恩来病重时批阅的那个在押战犯名单(表)是323名,1975年2月27日毛泽东正式批示时,因在此期间又病故5人,因而实际人数成为318名。经核心小组填重研究,又将其中的25人单独提出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给落实政策。所以,经核心小组反复清查结果,最终列入仍在押战犯名单的是293名。
1975年2月27日,毛泽东看到公安部核心小组《关于第七批特赦问题的报告》和准备送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说明书后,作正式批示。
当时在长沙的毛泽东在听秘书读报告时说道:“放战犯的时候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顿饭,要多吃点鱼肉。每人发100元零用钱。每人都有公民权,不要强迫改造。”当秘书谈到,报告中提出仍要继续关押改造13人时,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道:“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土改的时候,我们杀恶霸地主,不杀,老百姓害怕。这些人(注:指战犯)老百姓都不知道,你杀他干什么!所以,一个不杀。”当谈到报告中提出安置在农村的释放人员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费15元至20元时,毛泽东明显地表示出不满意,说道:“气魄太小了,15元太少!”稍停,毛泽东又说:“有些人有能力,可以做工作。年老有病的要给治病,跟我们的干部一样治。人家放下武器25年啦!”
华国锋在获悉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后,立即主持召开核心小组成员及公安部主管战犯工作的负责人员会议。关押战犯最多的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负责人员也被召来列席了会议。几乎所有与会人员,都对毛泽东的指示感到意外。由此,原先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大量分类处理在押战犯的材料一律作废,所有在押战犯则不分有无“改恶从善表现”一律特赦。释放后也不分他们原有的级别与表现,都一律安排在城镇。复杂的事情竟然变得如此简单。
会议期间,华国锋对毛泽东在审议时提出的“锦州、大虎山、沈阳、长春还有战犯,为什么没有放”的问题,反复同抚顺战犯管理所来人进行讯问调查,会后,又指派专人与解放军总政治部一起查明了在锦州、大虎山、沈阳、长春被俘获的国民党战犯确实都已特赦安置完毕,现押的战犯多为在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地被俘获者。在清查过程中,又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劳改机关(监狱)还关押着大批被俘的国民党人员,有的还是将军级别。
据统计,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战犯之前,正式听候处理的在押国内战犯总数为856名。至1975年3月19日第7批全部战犯被特赦止,共特赦释放589名,刑满释放65名,另案处理释放10名,经审查按起义投诚对待、立即释放的25名,病亡167名。这些人员,除病亡的外,都按党的政策作了妥善安置。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对已处理的前战犯(如沈醉等)经复查并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纠正,又按起义政策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