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冒着三个死与中共谈判(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同日,前线司令部将此电文转发给在西柏坡的毛泽东。

12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了43名战犯名单,傅作义位列第三十一名。新华社在发布消息时还指出:“像傅作义这样的战犯不惩罚不可能,减轻惩罚是可能的,其出路是缴械投降,立功赎罪。”

毛泽东的意思是要借此保护傅作义。但傅作义难以理解,顿感失望,竟决定离开北平。傅作义甚至对同僚们感叹:“这样做不是违背中共的宽大政策吗?这一定是中共一批青年干部干的,毛先生可能不知道。”看来,傅作义并不了解中共的宣传策略及决策过程。

次日,傅作义让李腾九发出急电。电文内容如下:“总座能为国家为人民及保全平津文物与工商业基础,毫无任何政治企图,其意亦即帮助成功者速成,而不是依附成功者求自己发展。因之,如果缴械亦可先从自身缴起,吾兄迭次来电意均甚好,希即返平面谈。”只留李炳泉和电台在八里庄,保持两方面的联系。

苏静知悉此讯,即刻报告给司令部。司令部立即以林彪名义同时发出两电,一个是发给苏静的“望嘱傅之代表稍待,然后再返北平”。另一电发给中央军委:“傅之来电转上,该电似非真意,似另有企图,我们拟准其回去,并告以傅作义战犯,现如能下令缴械,则对其本人及其部属可以优待,军委有何指示,盼复之。”

可还未来得及再沟通,崔载之已走了。最终,这次和谈没有取得成果,只是双方摆出了各自的条件。从这个角度说,只能算是一次初步接触。

第一页    上一页    第7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