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冒着三个死与中共谈判(6)
12月16日一早,苏静和谈判助手王朝纲带着管理员、报务员、炊事员及一个战斗班,离开司令部,乘两辆马车,满载被褥、粮食以及锅碗瓢盆赶赴八里庄,并在村西周庆海家安顿下来,开始准备第二天与傅方代表的第一次接触。
次日10时许,由解放军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卫班乘坐的一辆大卡车,带领着华北“剿总”一辆坐着傅方谈判代表一行五人的吉普车抵达八里庄。为首的是傅方代表崔载之,另一位主要人物是华北“剿总”联络处处长李腾九的堂弟李炳泉。李炳泉同苏静握手时,自我介绍道,“我叫李炳泉,是《平明日报》采访部主任。”然后压低声音说:“我是共产党员。”苏静虽然很惊喜,但以他从事情报工作的经验又不想轻信,只是笑着打量着李炳泉。不久,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刘仁证实了李炳泉的党员身份。
初次接触,崔载之代表傅作义摆出了三个条件:1.为了多搞一些蒋介石的大型飞机,请解放军放弃对南苑机场的控制;2.为了制约城内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请解放军放出被围困在新保安的第三十五军,部分解放军可以随第三十五军进城;3.确定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和平解决的时机,建议成立联合政府,傅参加联合政府,其部队交联合政府指挥。19日,刘亚楼参谋长来到八里庄,与傅方代表进行了交谈。刘亚楼明确表示:1.通过谈判解决战事,我们赞成,但是傅先生必须丢掉幻想,解除华北“剿总”所辖部队的全部武装,这是和谈的前提,以任何形式保存武装的做法,我们绝不接受;2.发通电成立华北联合政府,目的在于傅先生及其军队参加联合政府,我们也绝不接受;3.可以给傅先生留两个军,把中央军的军、师长统统逮捕,然后宣布起义。和平解决后,我们保障傅先生及其部属的生命安全和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李腾九接到崔载之发出的谈判情况及刘亚楼的三点意见后,马上呈送给傅作义。
傅作义回电:“城内中央军的兵力比我的部队多几十倍,逮捕蒋系军师两级军官没有把握,实行此方案困难。”别的傅作义未做答复。
20日一大早,一夜难眠的傅作义叫来参谋长李世杰:“准备打仗吧,双方条件相距太远,根本谈不拢。”
随着傅作义的命根子第三十五军在新保安全军覆没,军长郭###战死,形势急转直下。崔载之给傅作义连发几个电报,劝傅要考虑解放军的条件,放下武器。
12月23日,崔载之收到傅作义要他转致毛泽东的电报:“毛先生:(一)今后治华建国之道,应交由贵方任之,以达成共同政治目的。(二)为求人民迅即得救,拟即通电全国,停止战斗,促进全面和平统一。(三)余绝不保持军队,亦无任何政治企图。(四)在过渡阶段,为避免破坏事件,通电发出后,国军即停止任何攻击行动,暂维现状。贵方军队亦请稍向后撤,恢复交通、安全秩序。细节问题请指派人员商谈解决。在此转因时期,盼勿以缴械方式责余为难。过此阶段之后,军队如何处理,均由先生决定。望能顾及事实,妥善处理。余相信先生之政治主张及政治风度,谅能大有助于全国之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