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次以5大国身份亮相国际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曾设想在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后,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阻挠,新中国不仅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且长期被排斥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外。直到1954年参加关于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的日内外会议,才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朝鲜战争结束,政治解决问题遥遥无期,战火随时可能再起。在印度支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赶走的法国殖民者,在二战结束以后企图恢复其殖民统治,遭到战争结束前后建立了自己政权的三国人民的反对。
印度支那战争虽持续了九个年头,不仅没有结果而且有扩大得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在1954年2月召开得柏林四大国外长会议上提出,邀请与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有关各方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寻求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途径。这一倡议得到了有关国家的响应。
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愿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参加这次会议,但相关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新中国政府,因此美国政府在会前只好同意参加会议。但出于对中国的敌视和为日后破坏会议埋下伏笔,美国对新中国的与会专门做了保留,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参加谈判绝不意味着在任何意义上对中共政权的承认。”
关于这次会议有不少的传说。一种说法是周恩来总理在会议期间伸手欲与美国代表团团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这种说法多数出自美国方面非当事人的回忆录。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他的《白宫岁月》中说:“周恩来对1954年杜勒斯拒绝和他握手的怠慢之举耿耿于怀。”
尼克松回忆录中谈到他1972年访问中国,飞机降落到首都国际机场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在尼克松政府时期跟随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美国总统安全委员会成员约翰·霍尔德里奇也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日内瓦会议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插曲,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对于这件事,中国人显然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因为后来亨利·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秘密访问中国时,黄华还向他提起了这件事。”
但是,根据所有当时经历和参加日内瓦会议的中方当事人的回忆,这样的事际上并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