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演变(3)
第三,援助目标多元化。作为外交政策手段的对外援助虽然仍然服务于国家利益。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上升,过上对中国的期待和要求也随之增加。与冷战期间相比直接的政治或军事目的渐弱,人道主义以及国家责任、国际形象等方面的考虑在对外援助中的因素增加,这在中国对伊拉克、阿富汗、东南亚金融危机、乃至美国发生卡特里娜飓风以后中国的提供的援助中都得到体现。
中国的对外援助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上讲,对外援助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指导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契合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理念,构成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援助力度,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援助非洲的八项具体内容;东南亚海啸后,中国也及时向遭遇海啸的国家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表明随着中国的崛起,对外援助日益成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体现,也是中国为建设持久和平、和谐繁荣的世界做贡献的重要手段。(张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