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式录像带到高清 家庭播放机发展史
第1页:播放设备进步让家庭影院成为现实
人们总是喜欢看影视作品,进入他人的生活,做自己的梦。如果在一百年前,人们还没有发明电视的时候,RCA也没有将黑白与彩色电视机带到我们面前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今的娱乐方式会不会如同现在一样丰富多彩。电视机的出现与发展对电影造成了莫大的冲击,但是仅仅依靠电视台节目只能满足许多人一部分的需求,更多人从电视机出现的那一刻就想把在家看电视作为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自主的播放自己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样对播放的质量要求也很高。
家庭播放设备发展历史
家庭影院的组成有几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客厅的环境,显示设备的好坏,音响效果,当然还有播放器材也很重要。家庭影院系统的发展历史有几十年,无论从技术、概念还是创新的理念,都经过了数次大的发展和变更,其发展紧密的关联与消费电子产业、视像音频领域等等,而播放机更是历经了几代。
家庭影院
组成家庭影院,如果拿今天的一套比较高级配置的家庭影院与几十年前的家庭影院相比,可以发现无论是现实设备还是音响或者是播放设备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播放器材也从录像带播放机变成了今天形形色色可以播放高清的播放机,从开始的480i到现在1080P当道。
其实短短几十年,我们就经历了播放器才的不断更迭,高清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也是开始了有那么一点苗头。从低清晰度到高清,从录像带到蓝光碟机、高清播放机,中国高清播放机发展也走过了不少的年头。那么,你知道播放器材历经了几代吗?下面跟笔者一起看看我们在家庭中使用的播放器材经历了那些时代,看看是否有你印象深刻的那些播放机。
第2页:儿时录像带播放机看《贞子》
从电影发明以来,由于其昂贵的造价,和胶片生产交流不方便,只能在专门的电影院观看,其间也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放映机,8毫米或9.5毫米的胶片,但仍难普及。在70年代末,家庭录像带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时代,完全淘汰了胶片和与其配套的放映机,VCR可以非常方便的连接电视机,这也使得家庭影院在显示技术方面的发展跨进了一大步。
相信不少的70后,80后在小时候都对录像带播放机印象深刻。小时候大街小巷的录像厅,去租录像带成为了不少人美好的回忆。岁数在40-50岁之间的人基本都知道录像机,因为当时录像机确实是个极其奢侈的电子产品(好的机器比电视机还贵好多钱)
录像厅租录像带
在上世纪80年中后期,大量的录像机从外国涌入我国时,所有品牌的机器都是VHS格式而生产的,自然VHS格式也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格式之一,因为VHS在家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所以当时生产的摄像机也多以VHS格式记录图象。
beta录像机(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l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像机Betamax,中文译为贝特马可思,简称BETA录像机,在我国俗称小1/2录像机,目前市面上几乎看不到BETA型录像机的踪影了。录像机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一直是高档的电子消费产品,就格式而言,分为BATE(小2分之1,源自索尼电器推出)和VHS(大2分之1,源自JVC电器推出)就技术而言,BATE比VHS先进,但后来还是被VHS击败(包括索尼公司在后期也开始生产VHS格式,BATE格式则用在勒广播电视设备)不过这种录像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败,竟然在难以想像中销声匿迹了。
l976年,日本JVC公司发布了VHS系统,它在录制时间及磁带大小上比索尼的BETA更显优势,而且还受到了美国知名视听器材公司RCA的大力支持,VHS一推出便支持录像2个小时,比索尼的Betamax更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另外,索尼的Beta阵营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厂商支持,这两点让索尼的Betamax与VHS竞争中彻底失败了。
索尼的录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