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成一锅——沙县烧麦(2)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10-03-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距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的古民居---孝子坊略影。左上图为孝子坊后山的碉楼,旧时,有敌来袭时,人们可以藏身其中,通过楼体上的枪洞反击。

这个团,很有意思,除了我这个吃货,除了央视的编辑外,还有个旅行社的老大,还有个中医学院的老师,一共六人,大部份之前未谋过面,却在12月5号在北京国际机场一见如故,共赴有“中华小吃活化石”之称的沙县了!

沙县之旅并不轻松,头一天,我们就因大塞车而被困高速公路上达6小时之久,到达沙县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后来几天更甚,我们白天忙着“吃喝玩乐”,晚上还得忙着赶稿,我通常会在夜里3、4点钟打电话骚挠老郭,痛诉:“苦啊,还没睡呢!”老郭也通常回:“现在知道什么叫‘吃人的嘴短’了吧!”

不过,吃苦受累总会有收获的,这点,我打小就知道。

在沙县的头一天,我们在县委宣传部小游同志以及当地文化名人徐老师的陪同下先参观了孝子坊,这是一处距沙县城关9公里的古民居,建造于清朝乾隆年间。孝子坊的建筑风格跟江、浙、皖一带的古民居并无二样,而我多年混迹于江、浙、皖,对这样的民居早已审美疲劳了...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8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