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到香港:为何得罪洋人当局 被疑鸦片贩(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显然,这是鲁迅振兴民族的呼声!

由于两篇演讲“攻击国粹,得罪了若干人”,也得罪了香港的洋主子,因而港英当局对鲁迅的演讲非常憎恨,竟不许讲稿登报。后几经交涉,尽管当局作了让步,但还是表示必须删改后才可以刊登。

演讲期间,年轻的主持人曾与鲁迅聊起香港文坛的现状,当说到有人称香港乃“文化沙漠”之地时,鲁迅却“颇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说法“未免太颓唐了”,并表示将来的香港是不会成为文化上的沙漠之区的。

鲁迅这次在香港驻足了三天。由于跌伤的脚还未全好,不能到各处大街上闲走,所以对香港的市井俗风等,印象比较淡薄。不过,鲁迅回广州后写了一篇《略谈香港》的文章,他以当地《循环日报》上披露香港“警司”随便向中国人“抽藤条”、“搜身”等屡见不鲜的事实,称“香港总是一个畏途”;同时,他还写到在香港带着书籍的人的困难,因为一不小心会被指为“危险档”。

鲁迅最后一次香港之行,是在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他从广州迁居上海时路过香港。鲁迅这回随身带着几只书箱、衣箱,二十九日下午竟挨了“查关”的种种麻烦。

当晚,鲁迅在赴上海的轮船上写了《再谈香港》一文,记述他这次途经香港时遭到洋人和奴性同胞“查关”的无理待遇。“我出广州,也曾受过检查。但那边的检查员,脸上是有血色的,也懂得我的话。每一包纸或每一部书,抽出来看后,便放在原地方,所以毫不凌乱,的确是检查。而在这‘英人的乐园’的香港可大两样了。检查员的脸是青色的,也似乎不懂我的话。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倘是一个纸包,便将包纸撕破,于是一箱书籍,经他搅松之后,便高出箱面有六七寸了。”

更令他气恼的是,一把连柄长仅五寸三分的小刀,竟被检查员说是“凶器”;一盒蚊烟香也被指斥是“古怪”的。船上的茶房将这翻箱倒箧的事,归咎于鲁迅,他说:“你生得太瘦了,他疑心你是贩鸦片的。”文章结尾鲁迅发出了对香港统治当局的强烈愤慨:“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中央几位洋主子,手下是若干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此外即全是默默吃苦的‘土人’,能耐的死在洋场上,耐不住的逃入深山中,苗瑶是我们的前辈。”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