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光下的守卫者——俄军极地 Su-27 联队背后的点点滴滴(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随着他们朝西面飞去,这样一幅凄凉的景色展现在他们面前:沼泽、森林、湖泊、泥炭湿地以及冰河时期的灰色山峰,构成了随着飞行而不断变化其面貌的冻土地带……方圆几英里之内似乎都渺无人烟,一眼望去唯有蛮荒之地。此情此景之下,一想到要在这样的俄国冬天迫降,他禁不住不寒而栗起来”

——《摩尔曼斯克上空的飓风》,John

Golley 著大约 60 年前英国皇家空军“飓风”战斗机飞行员首次飞过该极地区域后记下了如此景象。大自然的力量执拗地抵抗着文明的侵入——时至今日,俄国的北极地带也并未有多大变化。

此地环境之险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形成抵御外来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也隔离了与世间的交流往来。正因如此,俄国北极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被选为前苏联高纬度核试验基地。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上世纪 40

年代后此地的自然屏障渐渐被他国所打破,特别是进入冷战时期后,围绕着前苏联的军事核试验和北方舰队,看似平静荒凉的该地区从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东西方在北极光照耀下的铁幕前短兵相接,其激烈程度被誉为“不流血的前线”。

正因为历经实战的考验和对任务的苛刻要求,此处的驻扎军几乎都是当时最精锐的尖子部队。俄国人都说“祖国的天空一半由 MiG-31

保卫,另一半就交给 Su-27”——“能顶半边天”的侧卫军团自然也不会缺席这么热闹的派对。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前苏联的解体,多少隐藏在冰天雪地之下的秘密也得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出尽风头的明星联队——941 联队

对简・萨尔文森(Jan

Salvesen)上尉和他的 9 名机组人员来说,1987 年 9 月 13 日这个日子至今难以忘怀。这一天,他驾驶的挪威空军 602

号 P-3B 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遭到了前苏联一架从未谋面的新型战斗机拦截,更糟的是 P-3B 的 1

号发动机因遭到对方的“恶意报复攻击”而空中停车。不过 Jan Salvesen

上尉也并非一无所获——他的机组成员拍下了几张非常清晰的新型战斗机照片(甚至连飞行员的长相都一清二楚),世界一片哗然。Su-27

的首战表演,以这样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落下帷幕。

而那架“脾气暴躁”的“红色

36”号侧卫,正隶属于 941 联队的第 2 中队。(见补充说明一)

耳熟能详的战绩与活跃至今的身影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38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