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 P-26“玩具枪”战斗机(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的海军型号,事实上美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直到 1939 年才接收了第一批单翼战斗机(布鲁斯特 F2A 水牛式)。P-26

原型机的一次飞行事故促使波音公司第二次对其设计进行改进,在那次致命的事故当中,飞机在着地时向前翻倒并因此压断了试飞员的脖子。以往双翼机的上翼部分在飞机“拿大顶”时可以对机上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

P-26 的下单翼就没有这种功能,波音公司于是将生产型 P-26 的飞行员头靠向上提升了 8 英寸,同时在其内部安装加强用的金属棒,新头靠的引入使 P-26

的背部出现了一个“驼峰”,这也是该机在外形上的显著特征。P-26 的批生产开始于 1933 年 1 月,虽然身为一款世界一流的战斗机,P-26

的出现却并没有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送它的非正式的外号“玩具枪”——可能得名于其装备的两挺机枪的枪口——显然就没有什么好意,而对于不少飞惯了反应灵敏的双翼战斗机的飞行员们来说,P-26

的到来简直是一种折磨。

P-26

的造型,涂装都相当卡通化

Part1 Part2

-Part1-

波音

P-26“玩具枪”战斗机

Robert Guttman

康玮编译

Part1

美国陆航在 1933 至 1934 年间总计购买了 139

架“玩具枪”,除3架原型机外大部分是其基本生产型 P-26A(111 架),另外还有 25 架原定使用改进型“黄蜂”引擎的

P-26B。改进后的“黄蜂”引擎采用燃油射入式的工作方式,可以明显改善飞机的高空性能。不过这种引擎波音只拿到 3 台,剩下的 22 架 P-26B 于是装上了

第一页    上一页    第8页/共1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