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 P-26“玩具枪”战斗机(7)
实现了惊人的高速,不过高速同时带来了飞机操纵性的恶化,很多陆航的官员都不认同这种性能上的改变。波音制造 3 架 XP-936 的原型机只用了短短 3
个月,随后的 8 个月时间里试飞员们驾驶原型机进行了多次测试飞行,波音的新型战斗机最后将以 P-26 的代号正式投入生产,美国陆航同时也订购了 25 架
P-12F 双翼战斗机以减小可能存在的风险。P-12F 和 P-26 使用的都是 600
马力的普-惠“黄蜂”风冷式发动机,现在我们不妨把二者的性能数据拿出来进行一番纸面上的比较:P-26 的最高时速是 234 英里——比 P-12F 快
20%,P-26 的航程是 375 英里——比 P-12F 高 75 英里,不过由于 P-12F 具有先天遗传的低翼载,其爬升率(2,920 英尺/分)要比
P-26 高 24%,实用升限(31,400 英尺)也比 P-26 高 4,000 英尺。

具有封闭座舱的 P-12F
真正令美国陆航担心的要数 P-26 每小时 82 英里的着陆速度(比 P-12F
整整高出 17 英里),这种速度对技术一般的飞行员来说比较危险,而起落架间距较窄的问题更会增加飞机着陆时发生事故的几率。为此美国陆航要求波音公司为已生产的
P-26 追加一套襟翼助降装置(P-26 于是成为美陆航所装备的第一种带襟翼的生产型飞机),这套装置可以将 P-26 的着陆速度降到可以接受的 73
英里/时。波音心里明白,就算使用了新式的襟翼装置,P-26 的失速速度也根本达不到可以上舰的水准,因此波音公司没有像往常那样同时开发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