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斗机“台风 Typhoon”的诞生(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这次合作失败后,原 3 家“狂风”合作公司重新于 1982 年合作,提出了 ACA(Agile

Combat Aircraft)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曲折前缘三角翼,带一个长距离耦合前翼、机腹进气道和两个垂尾。

BAe 的 ACA

全尺寸模型

此时英国航宇公司 BAe 及时放弃了一些应用于 P110

研究中的战斗轰炸机特性,如短距离耦合前翼,侧边进气道和较高的翼载。

这里值得提及的是,方案中 MBB 公司坚持一种矢量喷管选型。但是由于政府不支持,MBB

公司只得退出 ACA 方案而 BAe 和 AIT 继续干他们的 EAP(Experimental Aircraft Programme)。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EAP借用了“狂风”的单垂尾,而不是原先计划的双垂尾。EAP

于 1986 年首飞,对欧洲战斗机方案起到了极大作用。

第一页    上一页    第7页/共1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