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洛克希德 F-104“星“战斗机(38)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毫米火箭弹。前者有两种模式:使用瞄准具固定下沉光环进行俯冲轰炸;以连续计算命中点(CCIP)方式进行轰炸。后者则只能使用光学瞄准具进行瞄准,俯冲攻击。

F-104J 的火控系统

该机火控系统包括:光学和红外瞄准具;F-15J-13

火控雷达;导弹发射区域计算机。系统只能用于对空攻击,功能包括: 搜索跟踪空中目标;以航炮(前置跟踪)/70 毫米“巨鼠”火箭弹(

拦射)/“响尾蛇”导弹(纯追踪)攻击空中目标。

F-104S 火控系统

该机火控系统着重强调了中距拦射能力,并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该系统包括:光学和红外瞄准具;R-21G/H 多功能火控雷达;武器投放计算机(G 型上的);AIM-9

导弹发射区域计算机;AIM-7 导弹机载制导设备;轰炸双向定时器;活动目标指示器;“小斗犬”导弹控制器。其中,R-21G/H 雷达为 I/J(X)波段单脉冲雷达,重

90 公斤,天线直径 61 厘米。搜索距离 50~70 公里, 跟踪距离 18~36 公里。

火控系统主要功能为:搜索、跟踪目标,测量目标距离;航炮和“响尾蛇”导弹的发射计算;制导“麻雀”导弹;使用多种武器对地攻击;地形测绘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F-104S

同样具有投掷核航弹的能力,其机腹挂点可以挂载 1 枚 B28/B43/H57 核航弹,攻击方式与 F-104G 相同。

从以上 F-104 主要型别的火控系统简介不难看出,在该机发展的过程中,火控系统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1.够用原则。

F-104

研制初衷就是要一种“战斗机飞行员的战斗机”,去掉一切影响机动性的非必要设备,以获得更好的性能。所以,在 F-104

发展早期,强调对空能力是火控系统的研制重点。即使是专门为满足美国空军胃口而发展的战斗轰炸型

C/D(当然,研制目标没有实现),和同期的战斗轰炸机相比,其对地攻击能力仍然可以说是相当薄弱的。

到了 G

型以后,这一原则虽有所淡化,但并未消失。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和当时各国的经济拮据有关。火控系统能力紧紧围绕空军要求发展,绝不为不需要的能力付钱。如加拿大

CF-104 火控就只具备基本的对空能力,而日本的 F-104J 则取消了对地攻击能力。

2.核战背景。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8页/共40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