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魅影 C-123 突击运输机(2)
C-123 编队布撒“橙剂”白天的胡志明小道寂静安宁,昨夜长龙似的卡车车队消失无踪,仿佛一下子就被浓密的热带丛林吞噬,只听的到丛林鸟兽的骚动。突然远处传来螺旋桨飞机的隆隆声,转眼间一架施以丛林迷彩的 UC-123 运输机飞临上空。奇怪的是这架美军飞机并没有投弹扫射,而是在丛林上空盘旋。突然 UC-123 像是发现了目标,沿着胡志明小道越飞越低,同时机身和机翼下发出数道浓雾,飞机离去后,不详的雾气散发着水果味笼罩整个丛林。数周后,越共战士不断向上级报告,胡志明小道上几处地段两侧植被树叶脱落,运输车队遭受严重损失……
上述一幕出现在越战期间,美国空军实施了臭名昭著的化学战,大剂量使用落叶剂破坏植被,摧毁木薯种植园,希望这样可以使越共无藏身之处,并断绝食物供应。化学战持续了 9 年之久,至今仍对越南的环境产生恶劣影响。而美国空军用于执行喷洒任务的飞机——UC-123 也由于落叶剂而蒙上阴影,成为环保组织抵制的对象。动力,还是无动力?
自从二战前夕,突击和战区运输机的概念诞生以来,于是在此后的每一场战争中,突击运输机和滑翔机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冒着枪林弹雨向战场运送突击部队和补给。
二战爆发前的数年间,德国和美国不约而同地将民航机改装成突击运输机,造就了二战两大著名运输机。德国的容克斯
Ju
52 和美国的道格拉斯 C-47(DC-3 客机的军用型)。1940 年 5 月 10 日德军闪击低地国家,在夺取比利时埃本•埃马耳(Eben-Emael)要塞和要塞西北部艾伯特运河(Albert
Canal)上荷兰境内的三座桥梁:坎尼(Kanne)、费罗恩哈芬(Vroenkonen)、费尔德韦兹尔特(Veldmezelt)时首次使用了滑翔机。使用滑翔机运输突击部队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且不必像伞降那样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兵力集结。这一系列眩目的成功促使其他国家也开始研制滑翔机。在美国,韦科(Waco)公司包办了陆军航空队的大多数滑翔机,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CG-4。CG-4 也是美国
研制的唯一参加过二战的滑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