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目之剑——美国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系列(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AGM-45“百舌鸟”(Shrike)系列和在“标准”舰空导弹发展的 AGM-78“标准”(Standard)系列,她们分别属于第一、二代反辐射导弹。

AGM-45 双联挂载

“百舌鸟”最初是针对苏联在古巴设置的防空体系而发展的,主承包商是德州仪器(现在属雷锡恩),1964 年 10 月开始服役,到 1981

年停产时已经发展成包括 20 多种改型的大系列,累计生产数量超过 17,000 枚,平均单价约 26,500

美元,除装备了美国空军和海军外还出口到英国、以色列和伊朗,并曾先后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美军 1986 年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等作战行动中实战使用。

作为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百舌鸟”有以下明显缺点:

导引头覆盖频段太窄:虽然“百舌鸟”所有型号都采用通用的、可将天下尺寸降低到目标雷达波长 1/4

以下的等角四臂平面螺旋天线,但导引头覆盖频段太窄,为了对付工作在不同频段的雷达不得不研制许多导引头,并在出击前根据已知情报选用。“百舌鸟”早期型号依靠多达 18

种导引头才覆盖了 D~J 波段(1~20 吉赫兹),后期型在这方面改进也不显著,这是导致她的型号特别多的最重要原因。

制导方式单一:“百舌鸟”系列只能沿着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飞向目标,一旦对方雷达采用关机等措施,导弹将失去制导信息来源而无法命中目标。在越南战争中,北越军队曾多次采用关机、多部雷达交替开机、大角度甩摆雷达天线等措施“戏弄”该导弹,加上针对导引头缺陷采用的迅速改变雷达工作频率等措施,使“百舌鸟”的命中率在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1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