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1年:信息战较量成隐形战场(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9-0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伊朗军方展示击落的美军RQ-170无人侦察机

信息较量:战场飞的不仅是子弹

由于美国处于全球信息化领跑者地位,于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在谈论信息战时,世界各国都有意无意地拿美国作为一个参照系,认为美军引领的这场军事变革的指向是“物理信息战”,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是强军之本。事实上,这种将信息战仅仅局限于物理信息战的传统思维,不仅遮蔽了人类军事史的全貌,而且对后进国家的军事变革也潜藏着危机。

对此,我国军事专家刘戟锋曾多次呼吁,信息战从其概念提出,到今天变得甚嚣尘上,至少也有近20年的历史了。20年来,人们围绕信息战的特点、规律、战法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所谓的信息战,是否就是今天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这般模样?对于信息战的理解,是否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

其实,早在1948年,现代信息论奠基人C·E·申农关于信息的定义及计量方法一经提出,不少人就已注意到,信息的广泛用途,将涉及到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社会认知。遗憾的是,后来的人们却忽视了关于信息在后两个领域的基本含义。以至在很多人眼中,信息仅仅成了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的光、电、磁,仿佛它与DNA无关,与人的心理、精神无涉。

对于上述这些偏狭的理解,美国当代信息战专家里·阿米斯德,从信息时代权力变迁的视角,重新考察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军对信息战的认识思想史后,得出了信息战不仅包括物理信息战,还包括精神信息战的结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里·阿米斯德专门提到以下几本经典著作的重要价值:《理念政治的诞生:美国信息战略的形成》《通往社会:权力被忽视的一面》《虚拟国家的崛起》及《软实力》。其中,他对曾任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的约瑟夫·奈之“软实力”理论极为推崇。

美军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在今年,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美军正式通过了合并心理战与信息战的决议,心理战的提法将从此更改为“信息支援作战”。此外,自2004年9月,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发布战略传播专题报告以来,最近美国又在《国家安全战略》中进一步将战略传播与国防、外交、经济等列为重要国家实力。从美军的一系列举动我们不难看出,在信息战较量中,战场飞的不仅是子弹,在信息时代,更加需要我们重视军事科技传播。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