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边境惨败之后:动用空降兵 与美国勾结(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0月31日印度政府宣布由尼赫鲁接管国防部。

梅农出任刚刚成立的国防生产部部长。

梅农的政敌们对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极不满意,他们欲痛打落水狗置梅农于死地。

11月7日。尼赫鲁面对国大党议会党团,抛出最后一张牌来保梅农。他理直气壮地说:“大家应该明白,对梅农的指责其实是对整个政府的指责,如果一定要什么人辞职的话,也许只好由他自己提出辞呈。”

一名议员从椅子上跳起来,几乎是指着尼赫鲁的鼻子说:“好嘛,您如果继续追随梅农的政策,我们恐怕也只好不要您了!”

这是有史以来对尼赫鲁权威的第一次挑战。

这番话赢得了一阵噼哩啪啦的掌声。

尼赫鲁沉思子片刻,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也好,换个人试试也好!”

10月30日。联大特别会议正在进行中。

大约在30分钟之前,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佐林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大合法席位的提议,遭到无理否决。

代表们纷纷发言辩论中印边境冲突。攻击的矛头一致指向中国。

下一个轮到佐林发言了。他走上讲台,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

“苏联认为,中国政府10月24日的声明包含了旨在早日结束冲突的建设性建议,这些建议没有使有关各方的威信受到任何打击,可以作为开始谈判和和平解决悬而未决问题的基础,适当地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的利益。如果印中边界问题友好解决,这就会再次向我们显示和平共处原则后面的伟大力量,而且还会加深印度和中国人民长期的传统友谊。”

佐林的讲话可以说是不偏不倚的,而且还有点明显的倾向中国。这比较符合赫鲁晓夫的态度,尽管他认为中国在那个不毛之地大打出手,说明毛泽东太好战。但是在加勒比海危机中,中国以其支持古巴的方式,站到了苏联的立场上,对于中国的支持,苏联此时抱以外交式的微笑,仅仅是微笑,而在这微笑后面又是什么呢?

美国人说干就干。他们在加勒比海危机中赢了第一盘。肯尼迪还想在中印冲突中再赢一盘。

华盛顿的天气格外晴朗,白宫的绿色草坪上,总统乘坐的直升飞机,静静地停在那儿,有几只白色的鸽子,扇动着羽翅,在飞机旁走来走去。一群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的嬉皮士男女,在草坪上疯狂地扭动着身子,他们高喊着:“香蕉。香蕉……”这一类谁也听不懂的嬉皮士口号。

警卫人员毫不客气地将他们撵了出去。

美国驻印度大使约·肯·加尔布雷思乘坐的福特轿车,就是在这时候停靠在白宫门前,当他走出车门的时候,一个嬉皮士女郎还朝他打了一声响亮的口哨。

当他进入总统办公室的时候,肯尼迪总统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审阅一份刚刚起草的声明。就美国西北部的森林起火事件发表的声明;

“教授,您请坐。”

肯尼迪喜欢称呼加尔布雷思为教授,因为他在任大使之前,确实是一位教书先生。

“看您的气色好极了,看来加勒比海危机已经过去了?”

“是的,尽管这样,不知怎么的,人们总是感到危机这样迅速结束是不真实的,难以相信的。看来美国人宁可相信魔鬼。也不愿相信赫鲁晓夫。教授您有什么消息吗?”

“中国政府提出了三点声明。”

“这些我们已经知道了。”

“在西方,我们的盟国中,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进攻是对亚洲主要的民主堡垒的打击,这是亚洲大陆上共产党巨人同非共产党巨人争夺亚洲人心的第一个回合。”

肯尼迪站起身来,用手指敲着桌面,用强硬的口吻说:“以美英两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要向印度表达迅速和毫不犹豫的同情和支持!”

“有人已经在呼吁要象联合国在朝鲜那样进行干涉!”

“当然,那要看毛泽东会走多远,当务之急是立即向印度提供物质援助。”

“总统先生,您是指军事援助吗?”

“我想应该是军事援助。”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