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中印边界冲突秘闻:大国冲突下的小国调停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班达拉奈克夫人

斯里兰卡《星期天观察家报》日前刊登了西丽玛沃·拉特瓦特·迪亚斯·班达拉奈克回忆录:中印边界争端:1962。摘要如下:

争端爆发

1962年,当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被称为边界争端的战争时,作为印度的邻国、并和两个国家都保持着友好关系的斯里兰卡左右为难。我当时担任斯里兰卡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和印度高级专员分别给我打电话,解释各自的立场。

我们的立场是,作为中印两国的朋友,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但两国的外交官似乎对此立场并不满意,印度尤其如此。

一天午夜12点左右,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打电话过来,说希望能立即拜访我。大使告诉我们,中国军队已经进入了阿萨姆邦,并解释说,中国是被迫这么做的。不管是何种原因,而且不论他们这么做有多么正当,形势都非常严峻:不仅对于中国和印度,而且对于像斯里兰卡这样的周边邻国以及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如此。

六国会议

两个大国开战了,后果必将非常严重。我和其他官员都认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只是旁观,必须用行动来缓和局势。

于是我们召集了包括埃及、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在内的部分不结盟国家的外交官员,这些国家跟中印双方都有良好关系。我们一起讨论了局势,并决定向纳赛尔总统、奈温总统、西哈努克亲王、苏加诺总统、恩克鲁玛总统提出建议:我们应尽快在他们提议的任何国家举行会晤,讨论中印局势并寻求解决办法。他们迅速作出了回应并提议将斯里兰卡作为会议地点。同时我们也将正在采取的行动告知中国和印度。

周恩来总理立即对此表示欢迎。不到一周,会议就召开了,共有六个国家到会。缅甸的奈温总统、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埃及的阿里·萨布里总理、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和加纳司法部长代表他们的国家出席会议。他们都来自不结盟运动国家,这对中国和印度来说都能接受。

经过三天的商讨,会议决定,派出一个使者访问中印两国。六国代表一致决定由我来担负这一使命。我要求至少有一个与会国代表与我们同行,埃及总理阿里·萨布里同意前往印度,而印度尼西亚外长苏班德里约同意前往中国。

我想指出的是,印度报纸对斯里兰卡不支持印度的态度提出了强烈批评。与此相对照的是,从周恩来总理那里发出的信息使会议走向了成功。

北京之行

我承担起了这一使命,外交部副部长费利克斯·班达拉奈克和其他必要的官员与我同行。我们首先到达北京。在那里,苏班德里约与我们会合。我们同周恩来总理等举行了会谈,并向中方递交了六国会议的决议。

中国领导人对我们所采取的措施表示赞赏,原则上同意接受这些决定。他们说,他们根本不想要印度哪怕一英寸的领土,只不过想让妄自尊大的印度得到一个教训。

实际上,周恩来总理甚至提出加入我们的行列去访问德里,跟印度领导人进行讨论,以表明中方希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诚意。但在那个阶段,我们还不知道印度将会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因此认为这一提议不太谨慎。

我们从北京出发去杭州,在周总理的陪同下会见毛泽东主席。毛主席也解释了他们的立场,并使我们确信,对于这一长期横亘在两个大国之间的问题,中国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永久性的解决方案。随后他对我们采取的行动表示感谢。而当北京的会谈正在进行时,印度报纸对我们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