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惊人新说:越南国父胡志明是中国台湾人(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4.焦点之二:中文能力何以突飞猛进?

美国威廉·杜克教授潜心研究胡志明生平,他所写的《胡志明传》(2001年出版)和美国天普大学副教授苏菲·昆所着的《胡志明消失的岁月:1919~1941》(2003年出版),都提到胡志明有一段神秘消失的岁月。

胡俊熊根据这两本书,整理出早年阮爱国学习汉语的经历,并据此认为活到1927年的阮爱国所具备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很有限,而1927年后的阮爱国又四处游走加上疾病缠身,怎么会有时间、精力去学汉语,并写出《狱中日记》这样高水平的中文作品?而胡志明的中文书法水平之高,就更让人难以置信了。另外,胡俊熊还说,《狱中日记》的作者应该是客家人。

然而,反对者的眼光同样很犀利。针对胡俊熊对阮爱国中文能力的怀疑,反对者认为,简单凭借一些文献去判断阮爱国的中文能力太过武断,自1911年到1930年间,阮爱国完全有能力自学中文,而非一定得靠学校教育和一些人的指导才能提高中文造诣。再说,胡志明具有很高的语言天赋,又长期在中国生活,与之交往的中国革命者文化水平很高,即使他的中文突飞猛进,也不奇怪。

而胡俊熊所下的“《狱中日记》乃客家人所作”的论断,同样值得怀疑,因为其中一些所谓“客家方言转成的独特文字”,如“笼”、“洗面”等,也是越南语中的常用语,况且胡志明《狱中日记》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拆字游戏、中国历史典故以及一些名人诗篇也并不深奥,因此并不一定要精通中文的客家人才能写出《狱中日记》。

此外,该书还涉及对胡志明私人感情和流离经历的一些争论。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5.该书作者也没十分把握

其实,胡志明作为一名颠沛流离的革命者,在其人生中有一些模糊不清的谜团应算正常。

早在20世纪90年代胡志明诗集出版之时,一名加拿大越侨黎友牧曾表示,《狱中日记》并非胡志明之作。但黎友牧拿不出有力证据予以论证,因此当时人多数认为黎友牧是在捕风捉影。但胡俊熊此书与之相比,应该说是进了一步。毕竟,书中提供了一些史料,并予以论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胡俊熊在该书中的论证方法有可质疑之处,但也对后来的研究者有不少启发,有助于胡志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有人认为,胡俊熊此书虽缺少一些直接证据,但也提供了不少间接论据。但看过该书的人,多数还是很难认同胡志明就是我国台湾的胡集璋,因为连胡俊熊本人都没有十分把握。

参考辞典

越南国父胡志明

胡志明(1890—1969)原名阮必成,在早期革命中取名为阮爱国,出生于越南中部义安省南坛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生致力于为国为民的革命事业,于1945年带领越南人民取得八月革命的胜利,解放了全越南,被越南人民尊为国父。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3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