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雄鹰”――二战末期的螺旋桨-喷气混合动力战斗机
“双驱雄鹰”
――二战末期的螺旋桨-喷气混合动力战斗机
摘自《中华军事》
美国瑞恩 FR-1“火球”螺旋桨-喷气混合动力战斗机
FR-1“火球”是由美国瑞恩航空公司(Ryan Aeronautical Company)研制的一种装有螺旋桨和喷气式两套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战斗机。二战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战争双方都在加紧研制着自己的喷气式或火箭发动机,谁先拥有新动力作战飞机,谁就将在空战中占有优势。

FR-1“火球”三视图
在正式开发完全依靠喷气式发电机提供动力的作战飞机之前,美国海军想先拥有一种既有传统螺旋桨发动机又有喷气式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战斗机,以便可选择地对两种动力方式进行测试。1942 年 12 月,美国海军上将约翰.S.麦凯恩(John S. McCain)向包括瑞恩航空公司在内的美国国内 9 家飞机制造商发布了具体设计标书。其设计要求是先依靠螺旋桨发动机从航母上起飞,然后在空中打开喷气式发动机使得飞行速度大大提高,待到要降落在航母时关闭喷气式发动机,最后用螺旋桨发动机低速降落。这其实反映出了当时人们普遍对喷气式飞机的不信任,尤其是担心其能否在航母上安全的起飞和着舰。1943 年 2 月 11 日,在所有备选方案中,瑞恩公司的 FR-1 方案最终获胜,美国海军订购了 3 架原型机和 1 架用于静态测试的模型。
1944 年 6 月 25 日,首架 FR-1 原型机完工并开始试飞,但于同年 10 月的一次试飞中坠毁,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原因在于机翼的铆接牢度不够。但到 FR-1 机翼铆接牢度加强之前,又有两架原型机因为同样原因而坠毁。由此,美国海军飞行员给予其“火球”的谑称,以讥讽其易于坠毁的毛病。
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越来越多的日本“神风”特攻机给美国海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于是,美国海军向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瑞恩公司签订了购买 700 架 FR-1 战斗机的合同,以希望用这种高速战斗机来击落进行自杀式攻击的日军飞机。但随着美军对日本的不断轰炸以及后来的 2 次原子弹攻击,日本迅速投降,整个二战结束。战争结束前,瑞恩公司生产出 66 架 FR-1“火球”战斗机。美国海军特意成立了 VF-66 中队,专门装备 FR-1,但该中队没有来得及在战争结束前参加实战。随着对战时政策的调整,原本价值 $103,000,000 的 FR-1 战斗机采购合同就此中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