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式Ki45战斗机的开发史(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Ki-45 一号样机

此外,在 Ki-45 的设计工作开始后,日本陆军又制订了昭和 13 年度航空兵器研究方针(7 月 1 日)。虽然没有对双座战斗机的性能指标作大的变动,但是在是否有必要搭载机炮的问题上仍旧闪烁其辞,说明当时的日军还是没有稳固对双发战斗机的运用思想。

无论如何,这些指标对于川崎来说还是很高,风冷双发、收放式起落架、战斗机旋转枪架和机炮均属于川崎公司没有涉及过的项目。不过井町班子还是在 10 个月内完成了设计,到 1939 年 1 月制成第一架样机,从设计开始算起差不多整一年,或许这也要感谢 Ki-38 的设计经验。Ki-45 一号样机(4501 机)是日本第一架双座战斗机。

紧跟一号样机制成了二号样机(4502 机),设计组希望在这架样机上修正设计阶段遇到的空气动力和构造问题,样机主翼和尾翼采用椭圆斜度,机身和一号机相比显得更接近流线型,甚至连风挡前方的望远镜式瞄准器也加上了一个护罩来减少阻力。

因为川崎是首次设计收放式起落架,而当时日本又没有可靠的油压补品,所以样机的起落架被设计成利用齿轮和链条人力收放的方式,前后座都可以进行收放起落架的工作,不过这显得多少有些浪费。由于发动机舱为了配合小巧的 Ha-20 发动机而设计得非常紧凑,外径只有 1,100 毫米,所以主起落架不能完全收入,轮胎的一部分仍露在外。尾轮也是可收放式的。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10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