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死神-二战匈牙利伞兵简介(2)
匈牙利陆军总参谋长在观看了伞兵的首次军演后深受震撼,认识到了这支新部队相对于一般陆军部队来说具有许多新的用途。1940年匈牙利陆军司令部扩大了伞兵训练计划,为此把训练基地搬到了帕波(Papa)机场,并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标准化的伞兵学校。匈牙利伞兵部队的兵力为一个三连制的营,共辖约410人:30名军官,120名军士和250名士兵。到1941年,匈牙利第1伞兵营已经完成了作战准备。
1941年4月,德军计划使用匈牙利作为他们对南斯拉夫发动入侵的跳板。匈牙利当局同意德军经过自己的领土对南斯拉夫发动攻击,但对于自己军队在入侵中的地位还是摇摆不定。等到1941年4月10日,南斯拉夫王国的克罗地亚宣告独立以后,匈牙利才正式准备出兵。
4月11日,匈军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他们首先对巴奇卡(Batchka)地区发起了进攻。匈牙利伞兵营作为匈牙利第3集团军(司令官Novák中将)的预备队,随时准备视情投入战斗。当匈军从北部发动进攻时,南军从第一线即南匈边境撤退至Franz Josef运河后方。
该运河把巴奇卡地区分为两半,只有占领了位于圣陶马希(Szenttamas)和韦尔包斯(Verbasz)的两座运河桥梁,匈牙利机动军(军长贝劳?米科洛什(Béla Miklós)少将)才可以占领整个巴奇卡地区。匈牙利伞兵营的任务是在南军防线后方伞降,从后方向这两座桥发起进攻并夺取它们。

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6月在入侵南斯拉夫北部之后,匈牙利伞兵营用匈牙利伞兵先驱阿尔帕德?拜尔陶朗(?rpád Bertalan)少校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们的功勋。拜尔陶朗少校是一战时期奥匈帝国最高英勇勋章――玛丽亚?特雷西亚勋章的获得者(Honvéd -IR.4,但勋章直到10年后的1927年10月25日才颁发),同时也是伞兵营的第一任营长,但在1941年4月12日悲剧性地死于飞机失事。但具体的情况仍旧有一些争论。
拜尔陶朗少校的飞机是在维斯普雷姆(Veszprém)机场附近失事的。当时由于阴雨,帕巴机场的跑道变得泥泞不堪无法使用,所以他们转移到了维斯普雷姆机场。维斯普雷姆机场是匈牙利仅有的铺设水泥跑道的军用机场,可以作为将要在南斯拉夫发起空中突击的伞兵使用。当时载着拜尔陶朗少校的那架飞机由于超载,在准备起飞时坠毁。大难不死的拜尔陶朗却返回了坠机地点,试图从残骸里抢救出装备和弹药。但飞机着火并发生了爆炸,拜尔陶朗连同飞行员和22名伞兵全部阵亡。当天剩余的三架飞机起飞,在Ujverbász投下了其余的伞兵:3名军官和57名士兵。由于行动计划全都装在拜尔陶朗的飞机上,导致伞兵伞降在距离目标大约30公里的地方。趁着夜色匈牙利伞兵们步行前往他们的目标,在与南军进行了短暂的战斗后夺取了这两座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