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斯大林格勒”----大卢基战役1942.11.18~1943.1.15(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在大卢基和Novosokolniki,尽管损失惨重,苏军还是保持了从11月到12月的连续攻势。

战役在11月15日打响,到11月24日,苏军对大卢基城的进攻开始了。强大的苏军迅速从城的南北两面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几乎没有碰到成建制的抵抗(因为本来也没有多少部队),苏军部队在零星的战斗中踏着雪地前进,到晚上,已经几乎形成了对大卢基城的合围。在Kuban小溪附近的德军撤退太快,以至于苏军第二天就可以展开对大卢基的进攻。然而25日的进攻让苏军伤亡惨重,26日,苏军继续加强进攻,但德国人仍然守卫着阵地,不过他们自己损失也很大。27日,苏军357步兵师完成了对城市的合围,那天Sass中校打给了司令部最后一个电话,此后,和城里只能通过无线电联系了。

28日中午,苏军已经切断了Novosokolniki城南的铁路,达成了他们的战役目标,德军Scherer将军开始接管该城战斗指挥权,他把一切能找到的兵力都集合起来,打算坚守到最后一人,虽然前线将士从开始就意识到敌军比料想的强大许多,但是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内此时正在为斯大林格勒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少精力顾得上这个小城市。

在这时,德军的情势最为危急,从下图可见,大卢基附近的德军被切割成三块,被苏军包围在3个口袋里。现在大卢基以南的德军部队,主要由83步兵师和第3山地师零散的营级部队形成了两个战斗群:Klatt和Meyer,开始拼命和Novosokolniki附近的解救部队打通联系,这两个师部队的拆散,使得大卢基的防御组织更加艰难。

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了勒热夫方向,根本没有力量支援大卢基,于是请求向西方突围,如果当时得以批准,那么德军可以不遭到多少损失轻松突出重围,代价只是德军防线后撤10到15英里,而重要的维特伯斯克(Vitebsk)――列宁格勒(Leningrad)铁路仍在德军手中,而且空间足以掩护该铁路不受威胁,撤退后,形成的苏军突出部可以在德军抽出兵力后,从南方进攻而解决。

虽然希特勒没有多少精力来照顾大卢基的战斗,但是他却再次坚定的“照顾”了大卢基地区德军的命运,希特勒要求大卢基守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解围,而且也的确搜刮了附近能够作战的部队,但是当希特勒要求精锐的伞1师参战时,遭到了帝国元帅戈林的拒绝,这个精锐师的缺席,是德军没有成功解围大卢基的主要原因之一。(注:原文中戈林的理由是:“the pision remain intact in its present position”,根据其他资料考证,苏军在对大卢基进攻的同时,在周边地区发动了一些牵制性的进攻,第一伞兵师也被卷进去了,因此这句话很可能是“the pision remain contact in its present position”的笔误)

虽然一时没有增援部队到达战场,但是能抽调的增援部队的确在从各处向这里疾驰,包括一些原本应该出现已经取消了的斯大林格勒方向曼斯坦因进攻计划中的部队。

虽然最近的伞1师没有出现在战场,但是第8装甲师已经从列宁格勒启程,经过了长期的艰苦战斗,这个装甲师的实力大大削弱了,而且这个装甲师是以从来没有完成过预期任务而著称的。 也许大卢基包围圈内的德军听到是第8装甲师来解救他们时,“心里瓦凉瓦凉的啊”。不过这次战役中,他们表现很出色。此外,本来应该调往列宁格勒的第20摩托化师也奉命南下,291和205步兵师现在已经不用参加曼斯坦因的作战计划了,因为进攻已经取消了,也一并向大卢基推进,他们将由东南方进入战场,去解救南部的两个包围圈内德军。

1SS摩托化旅则奉命解救Novosokolniki,虽然他们也正在修整,但是战斗力还是很可观,但是格林派出的第六空军野战师就差多了,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331步兵师则更惨一些,如果说其是二线部队,都有些抬举,它本来是在西线执行后方警戒任务,随后又被调到东线一个安静的角落执行同样的任务。它的两个团长太老了,老到没有人扶都难以自己走出团指挥部,于是只好剩下一个稍微年轻力壮些的团长把时间分成三份,轮流指挥三个团作战。

此外,两个装备105mm火炮的炮兵营,一个火箭炮旅和勃兰登堡团一个轻步兵营也投入了战斗。这些部队是可以给苏军重大杀伤的。

双方都很清楚的认识到,大卢基城撑到援军到来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尽管Kuban小溪边的德军防御工事尚未清除完毕,苏军就发起了对大卢基的进攻,想赶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城市。在坦克的支援下,苏军的进攻一波又一波,虽然给德军带来了严重伤害,但是自己损失也更严重。就像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一样,损失并没有影响进攻,虽然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进攻严密设防的城市是进攻方的地狱,进攻仍然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持续不断。

虽然苏军重型火力支援不足,尽管加里宁方面军调拨了一个重型迫击炮团和一个重型炮兵团,因为大多数重型火炮都被调往勒热夫了,这也是进攻前苏联人所担心的。但苏联人的炮兵还是很有效的给与了守城德军广泛杀伤,炮弹像冰雹一样砸在城里,后来城里满天都弥漫着水泥碎块,德军受伤率也因此非常之高,但是由于被围困,受伤的士兵也没法得以治疗和补充。不过一旦前沿阵地突破后,苏军也只能依靠人海冲锋。

尽管是在二战中最不惜代价进攻的苏军,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到11月30日,参与主攻的第21和46近卫步兵师已经损失殆尽,不得不后撤整编,而第249爱沙尼亚步兵师,则士气低落到极点,几百名士兵甚至临阵倒戈,参加到德军一方,再也不愿意为斯大林战斗了。

不过苏军的损失换来了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只不过3天,德军第343安全营快被打光了,幸存者不得不撤离城市。Sass意识到除非援军到来,否则早晚德军会被优势敌军消耗光。在12月15日,Sass电告Scherer:“士气仍然高昂……但是损失同样巨大,我们的补给不多,弹药有限……苏军蒙受了更巨大的损失,我们面前的爱沙尼亚各师士气很低,我们会坚守阵地,不会让战斗变成游击战……Sass。”

苏军在猛攻大卢基的同时,向战役的最终目标Novosokolniki推进,从11月24日到12月10日,优势苏军扫清了该城南北两侧的德军,正如上图所示,南方的两个德军战斗群也被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但是因为所有通向Novosokolniki的主要道路都要经过大卢基市区,而大卢基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夺下来的,所以在向西突击的路上,即便是师属炮兵也难以通过洛瓦季(Lovat)河,如果要拿下Novosokolniki,缺少了这些火炮是不行的。普尔卡耶夫最终,也是唯一的选择是坦克和步兵迅速杀开一条血路奔向Novosokolniki,将清场留给后面的部队。

这样,只有先解救Novosokolniki,才有可能打开大卢基的局面,第三山地师重新夺回了Novosokolniki南方的铁路,而北方,第83和291步兵师的部队,到12月12日,也将苏联人击退了10公里。尽管如此,因为天气和大雪覆盖的地形,解救行动也仍然不易。第8装甲师,在北方的Gorki稍事休整就投入了战斗,他们这次非常拼命,和苏军争夺着每一寸土地,为了堵住它,苏军将能从大卢基和Novosokolniki抽调出来的部队,都扔到它前进方向上了。在如此强烈的狙击下,第8装甲师推进到一半就再也推不动了,它的步兵损失惨重,能开的坦克更少了。但第8装甲师的努力,使得苏军不可能再对Novosokolniki抱有幻想了,12月14日苏军决定放弃对Novosokolniki的进攻,铁路枢纽保住了。

第二阶段,双方整补,德军解围: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页/共6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