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阅兵幕后:阅兵师进朝鲜战场受到美军重视!(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朱德任阅兵司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刘仁等为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处理阅兵的各项具体事宜。《阅兵典礼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了聂荣臻关于阅兵仪式的基本设想和杨成武关于阅兵方案的汇报。

基本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阅兵方案: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

杨成武刚汇报完阅兵方案,朱德就接过了话茬。“好啊!”朱德兴奋地说:“,想起18年前在瑞金举行过一次空前规模的阅兵,18年后我们又要在天安门前阅兵了。”

“那次可没有分列式啊!”周恩来笑着说。

“18年啊,今非昔比啊!” 朱德感慨不已。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走到聂荣臻、杨成武面前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说到这儿,毛泽东停顿了一下,慢慢走到窗前,又回转过身来,加重语气说:“告诉同志们,一定要搞好,不许搞坏!”

阅兵地点 周恩来权衡17天才定下决心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在这次汇报会上并没有敲定下来。8月的一天,杨成武、唐延杰等人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将两套阅兵方案呈放在周恩来面前。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北平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北平市郊西苑机场。这两套方案,都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

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紧锁着眉头,在办公室里踱起步来。阅兵地点放在天安门广场,有利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地处北平市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便于数十万人集结与疏散。天安门气势恢宏,广场宽阔壮观。城楼是现成的阅兵台,不必费太多的力气,城楼可以容纳全体新政协代表。

领袖、军队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热烈场面,能鼓舞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昭示人民解放军的巨大威慑力量。不足之处是,由于参加开国大典人员集中,当天的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4个小时。长安街的宽度仅能允许横排通过步兵12路纵队、骑兵3路纵队和装甲车两路纵队,不能按正规阅兵要求进行宽正面分列式。

在西苑机场进行阅兵,也有其优缺点——半年前,西苑机场曾举行过一次万人观看的阅兵式,欢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机场跑道宽阔,容纳的人多,也没有阻断交通的后顾之忧。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没有检阅台,临时搭建应付一些小的场面还可以,要举行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就不行了。即使新建检阅台,场面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天安门广场。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页/共1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