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阅兵幕后:阅兵师进朝鲜战场受到美军重视!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地记述了开国大典上最精彩的一页,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毛泽东缘何指名道姓让身兼六职的聂荣臻出任阅兵总指挥?受阅部队是如何挑选的?

步兵方队训练缘何启用国民党军队《操典》?空军受阅飞行员立下怎样的“生死状”?17架飞机是如何飞出26架编队的?十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阅兵时为何仅有五位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开国大阅兵》为您一一道来。

阅兵方案 勤政殿里,新政协通过决议

1949年6月15日傍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19时40分,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百余名代表已肃然地坐在勤政殿的坐位上。毛泽东等这时步入会场。大厅内,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毛泽东身穿深灰色中山装,面带笑容向会议代表招手致意,然后坐在大会主席台右前排101号座位上。朱德、周恩来紧邻毛泽东左右落座。周恩来担任会议临时主席,并致开幕词,宣布新政协筹备会正式成立和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连续开了5天,其间还召开了8次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法案草案。其中一项决议是: 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届时将举行开国大典和阅兵仪式。

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由周恩来担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为副主任。

筹备委员会很快就拿出了庆典方案,内容主要有三大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而在这三者之中,阅兵式怎么组织,在什么地方组织,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1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