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千船沉银于四川彭山河道?(4)
然而,雨季马上就要来临,锦江开始涨水
,河水慢慢地逼近了工地。由于工地地势低洼,一旦渗水,工程就只能中断。于是,幸蜀峰决定暂停挖掘,先请物探专家确定这里究竟有没有金属物。然而,探测结果却给了幸蜀峰一个意外惊喜,因为就在挖掘点的正下方,发现了非常明显的异常反应,这意味着,此处肯定埋有大量的金属。这番话,让幸蜀峰更加坚定了挖宝的信心。但奇怪的是,不管怎么挖,巨额的金银却始终没有现身。但施工队却挖出了十几枚大顺通宝铜钱。连绵的阴雨,导致河水暴涨,并迅速淹没了工地。挖掘被迫中断,耗费了大量人力,宝藏却没有挖到,幸蜀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袁庭栋发现,手稿中的这些记录疑点重重,而最奇怪的是:尽管幸邦权一再肯定父亲亲眼见过,但这张外界盛传的藏宝图,却并没有出现在手稿中,甚至在幸蜀峰的行文中都没有明确提到此事。所谓藏宝图确实存在吗?如果答案不明确,那么这场惊动了军政两方的浩大工程,又怎么可能贸然开工呢?
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袁庭栋在档案馆发现一些线索,档案馆的姬处长取来了一份陈旧的档案,这份档案竟然是四川省政府淘江专卷,而且这份专卷里完整地保存着川军挖宝的所有官方秘档。在文件里,袁庭栋又一次看到了这个名字:杨伯鹿。原来,他就是淘江申请书的执笔人。
袁庭栋说:“看来这一部分是整个档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这个主事者向省政府报告,他们这个意见书,说了为什么要挖宝的理由,是为了支援抗战,为抗战提供财力。但是他并没有说他们有一张藏宝图,从头到尾都没说这个事,更没有把这个图附在上面。”
两份文件都没有说出“藏宝图”。随后的调查发现,石牛极可能是锦江水利工程的镇水之兽,但铜钱确实是张献忠政权所有。望江楼附近水下是否有宝藏?川军“挖宝”挖出的文物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也成为一个谜。
三年后
市民可在彭山“挖”沉银
“相传的张献忠千船沉银处,埋藏的金银数以万计,折合成人民币数十亿,你‘挖掘’出沉银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复制品留作纪念……”
11 月4日,记者从眉山市彭山县文化部门获悉,该县欲投资850万,在该县江口镇相传为张献忠沉银的原址旁耗费三年时间打造一个占地200亩左右、集考古、探密、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张献忠千船沉银之迷遗址”。目前,该方案已经上报至四川省文化厅待批。
彭山江口镇一带自古就有“张献忠沉银”的故亊流传;明清史研究专家认为,江口镇附近可能为张献忠沉银之地。按照史料记载,张献忠兵败之地千船
沉银,倘若果真如此,那江口镇岷江河道内上千吨的官银折合人民币约为数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