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抑制”对飞行的影响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抑制”对飞行的影响

什么叫“外抑制”呢?简单地说,当人正在进行某种条件反射活动时,一新的外刺激物突然出现,转移了人的注意力,在人的大脑中产生新的“优势兴奋灶”,使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活动受到抑制的现象,这被称为“外抑制”。它属于心理学范畴。“外抑制”在飞行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一部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飞行员驾机飞行,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十分兴奋,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座舱盖,结果吹落了飞行帽。这虽然是艺术夸张,但却符合“外抑制”的心理规律。 70年代中期,有一名飞行员为参观群众做飞行表演,擅自下降高度到四五十米进场,使飞机发生俯仰不稳定,严重危及飞行安全。这从心理学角度看,也同“外抑制”不无关联。因为在这样一种特定环境下,飞行员往往产生一种显示自我的心理,由此分散了操纵飞机的注意力。 “外抑制”还容易造成错忘动作的发生。有一名飞行员,首次飞低空四机编队,通场时队形很好,受到指挥员表扬。由于他只顾沉醉在指挥员表扬的兴奋之中,飞机加入航线后还兴致未尽,没有随着转移注意力,以至忘放起落架。 “外抑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其强度又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讲,高级神经活动属于强型的,“外抑制”较强烈;而弱型的则不明显。心理素质好的,能将“外抑制”控制在一定强度之内;心理素质差的,就很难不受“外抑制”的影响。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飞行员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外抑制”,在飞行中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突如其来的干扰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住关键的动作,使自己随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