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刺刀上的赞美诗:希特勒统治下的“诗歌战”(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迪特里希·艾卡特(dietrich eckart)在《德意志快觉醒!》(deutschland erwache)中,高呼道:

“德意志,快觉醒!

进攻、进攻、进攻!进攻、进攻、进攻! 钟楼之间,钟声激荡

敲吧!敲到火星飞迸

犹大会来把帝国占领

敲吧!敲到钟身发红

举目四顾,火光、酷刑、杀戮

暴风般的钟声激荡不停,

头顶炸响复仇和拯救的雷霆,

大地起伏不定!

进攻、进攻、进攻!进攻、进攻、进攻!……”

诗人号召所有人团结起来,把国家从敌人的包围中拯救出来。可是,敌人在哪里?灾难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在这类诗歌中是不需要交待的,因为,只要跟着党、跟着领袖,这些都不是问题,“革命英雄主义”是最为需要的武器。

同样,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也成为呐喊的主题。汉斯?保曼(hans baumann)就写道:

“……今天,德国属于我们

明天,我们将占领世界!……”

如同世界上其它的军歌一样,纳粹党诗人眼中,世界是完全二元对立的,即使同样的死亡,也完全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井栏上把长刀磨利,

用长刀刺进犹太人的身体,

血要淌得又稠又急

……血必须涌流……

犹太会堂里吊起一头黑猪

把手榴弹塞进议会大楼!

血必须涌流……

把婊子从御床上拖起来,

用犹太胖子给断头台上油,

血必须涌流。”

这类“抽筋”、“剥皮”、“下油锅”的“大无畏”革命词汇,能有效地压制“革命者”那内心深处被人性本能所激发出来的畏惧。而充斥其中的粗词鄙语,则以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草根形式,记录下那个野蛮时代的非常态生活和心理。

但是,当“我们自己”同样被血腥地杀戮后,死亡成了一种美丽的告别方式,成了杀身成仁的通道和工具,甚至成了一种值得追求的荣耀: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