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消费时代,代理商应不应该参与终端维护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化,化妆品厂商合作已由过去的“媒妁之言”(由政策规定其传接关系)转变为在利益的驱使下的自由组合。这显然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重大进步。但是从行业现状来看,我们也看到厂家与代理商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比如代理商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品牌意识不强、缺少创新精神、缺乏营销策略的规划,执行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较弱。而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的代理理念也不是很不成熟:有些制造商过于强调市场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只讲营销数量,不讲营销质量,对代理商缺乏必要的扶持与培育,这样做的结果是很难拥有实力很强的代理商,且不利于培养忠诚度高的代理商等等问题都在制约行业的发展。
当然,近几年来,化妆品企业代理商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在大多数代理商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代理商发展的瓶颈,若解决不好,将延迟化妆品行业发展的进程。笔者认为,中国化妆品厂商之间必须及时看清这种不良合作的表象,准确辨析不良合作的深层问题,迅速进行企业自疗,尽快走上良性合作的双赢之路。
厂家与代理商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厂家的成功,离不开代理商对市场和品牌的成功运作,而代理商的发展壮大,同样也离不开厂家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如此,但厂商矛盾是始终都会存在的。厂家希望代理商多打款进货,多多销售其产品,而代理商则期盼厂家把产品价格降得更低,利润空间留得更大,政策好点,支持多多。这之间无法避免的一些矛盾,也使得厂商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几许波折,甚至导致最终分手。
从厂家的角度来讲,与代理商的合作最终分手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代理商的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实力不够。合作之初,可能相互之间还不是太了解,正式合作后代理商由于资金的问题无法备足货物,无法保证二级经销商和卖场的供应,以及合理库存、周转;二是网络的拓展能力不够。因为产品从厂家到代理商最终到消费者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必须依赖于销售终端,相应的经销商、专卖店以及大卖场是这个销售链条中的必要保证。通常厂家对一个区域在开发之初都会对其业务人员或代理商的任务销售目标做出规划,如果代理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或者完成,则厂家一般会考虑另选新的代理。
2、代理商对厂家不忠诚或者说是对代理厂家产品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队伍。产品到了代理商手中,必须依靠一个健全的销售团队和一定的精力保证才能健全本地的销售网络。那么,如果代理商代理的品牌比较多,尤其是同类产品较多,比如热水器产品代理二至三个品牌,而且是同质化的产品,这样的代理商是厂家不喜欢的,因此,也可能会被替换掉。
3、严重扰乱厂家销售政策或者秩序的。比如不执行厂家的价格政策,严重蹿货,对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无法维护或有损厂家产品品牌的形象等等,这样的代理商也会为厂家所抛弃。
4、无法完成代理或者销售任务的。厂家在与代理商合作的一个合同期满后,根据合同约定,如果是由于代理商的原因没有完成任务的,代理产商也会被厂家换掉。
当然,有时也存在着厂家的政策不到位,或者是配合不够等原因造成两者的分道扬镳,但尽管如此,厂家与代理商双方毕竟拥有合作的共同利益。因此,厂家也是会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那么在后消费时代今天,代理商应不应该参与或争取厂家的部分维护市场功能呢?
在美容运营行业,厂家与其区域代理商的合作过程中,历来都是厂家负责市场的调研分析、消费者促销活动设计、线上媒体的设计投放、培训等推广拉动、品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