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武直10的消息太高兴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陆军航空兵至今还使用着“万国牌”装备,运输直升机还好些,虽然也是俄罗斯的“米里”、美国的“黑鹰”,还有法国的“超黄蜂”、“海豚”三大系列并存,但已逐步调整为“以米-8/17为主,直-9为辅”的布局。米-17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国陆航运输直升机的主力。做出这样的决策,军方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法国系的两种直升机我国均已引入专利自行生产(既国产直-8、直-9),但直-8太老,直-9又太小,均无法承担作为我国运输直升机主力的重任。美国的“黑鹰”虽然技术先进,但我们最初引入的就是它的民用型,在技术指标上叫军用型的SH-60本就打了折扣,数量上也只有区区的24架,更要命的是由于我国和美国的潜在竞争关系,在后勤保养上始终有朝不保夕之虞,因此“黑鹰”也被三振出局。这样,剩下的就只有“米里”一家了,而且,我国的直升机工业就是从仿制米里家族的“米-4”直升机开始的,我军从6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使用米-8直升机,操作起来可谓驾轻就熟。而且米-8/17系列直升机本身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型号,皮实耐用,坚固可靠,运载量大,多方比较之下,在国产中型直升机还“家有爱女未长成”的前提下,军方选择米-8/17系列也就成了一个无奈而现实的选择。
和运输直升机相比,中国陆航的武装直升机装备情况就更让人感到忧心忡忡!从型号上看,目前我军装备的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只有法制“小羚羊”一种,虽然机体小巧灵活,但该机防护能力极差,而且载弹量和续航能力均无法让人满意,数量上也只有区区8架!中国陆航装备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其后方不远处是国产直-9和美制“黑鹰”S-70C,一场演习,三种直升机,产自两个国家,中国陆航的“万国牌”装备实在堪虞。除了这8架“小羚羊”,我们的“武装直升机”就只剩下半路出家的“武直-9”和米-8/17系列了。
先说说武直-9,作为一中轻/中型运输直升机,它的飞行性能优秀、动力系统强劲,运载能力大,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改进余地,但作用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它的飞行性能仍显不足,且防护能力太差!一句话,直-9的设计初衷就不是干这种打家劫舍的苦力活的!如上所述,我军现装备的各种“武装直升机”均难堪大任,而无论从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台海)还是国防建设需要出发,开发/购买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都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那,可以购买吗?两个问题——
第一、谁会卖给你?美国吗?没有可能,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欧洲吗?先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再说吧。俄罗斯吗?这里又有第二个问题出现……第二、你愿意买吗?俄罗斯会给中国什么?卡-50还是米-28,OK,他也许会卖,但是,请注意,在这种高精尖国防科技上,对于中国,乃至于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北极熊都不会给你专利给你技术,它只会给你整机,至于后勤服务吗,那就另当别论了。而我国在武器装备引进上恰恰是把技术引进和后勤补给摆在了单纯的武器引进之前。好,“狼人”和“浩劫”都没戏,但是米-24可以,估计俄国人也不会介意给你一种70年代的机型,那——你要吗?
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外购武装直升机=打压本就不甚发达的中国直升机工业+在核心国防科技上受制于人什么?还有南非?你是说“茶隼”吗?那东东是看上去很美,但是,购买南非武装直升机,朋友,那不叫国防科技引进,那叫病急乱投医!
外购无门,那么,自行研制就成为了我们唯一的选择。今天看到这一消息!!!我太高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