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GHz双核全接触!国产小米手机深度评测(10)
SIM卡有个卡扣,要先拆开电池才能拿SIM卡
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护SIM卡不被意外取出,也防止发生烧坏的危险。不过那个合金材质的SIM卡槽也未免有点锋利,把SIM卡表面的图案也刮掉了一些。
一颗凸起的螺丝
刚打开后盖,笔者也以为这是一颗没有拧紧的螺丝,但是后来才发现,其实他是一个挂手机饰品的两段式螺丝,这样子通过底下的缺口就能够挂起手机绳了。
温度测试
由于之前HTC Sensation(G14)上发热控制的不理想,使得大家对高通双核手机持保留态度。但是,另一方面小米宣称手机内部采用了多层石墨散热结构,所以使得大家重新复习了“热传递”的问题。石墨散热的原理在于导热快,并且利用石墨表面的毛细小孔进行大面积的散热,但是有网友也质疑,如果石墨是一个附热体,那么最终热量憋在里面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小米也是会发热的。
使用温度测试枪进行测试
事实上,我们在拿到手机之后,也一直关注着手机温度方面的表现,不过只能说,小米手机的发热量也并不十分低,毕竟还是最高频的双核手机,其主要热点在机身后背“mi”标识的位置稍微偏左,这个区域是CPU和内存的位置。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参数对比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米手机的热量散发情况(室温:约31℃,有一把微风扇):
发热最高区域
长时间待机mi字附近温度:37℃
充电时mi字附近最高温度:39℃
连续看10分钟左右高清视频,mi字附近最高温度:43℃
由于小米手机的主要热源在背面的中间部位,所以如果发热的时候,手掌心是最靠近那里的,因此长时间打电话的时候感觉应该有点不舒服。不过,对比HTC Sensation的发热量,最高温度在45℃,相对来说小米的隔热和散热性能会稍微好一点,别忘了小米的主频比Sensation还高,是1.5GHz的哦。
散热问题
紧接着上面的长时间运转,之后进入散热测试环节。
由最高温转为待机后2分钟、5分钟、10分钟静默待机状态温度变化:42℃—>40℃—>37℃
这样的表现,其实跟普通的双核手机差别不大。那么来说,小米石墨散热到底有没有起作用?或者说这种散热方式在众多的手机当中是否也有应用到只是没有宣传开来呢?还需要留待以后的分析。
开机时间
目前的小米手机仍没有采用一个最终的系统版本,所以也没有看到双系统的东西。我们开机的过程跟其他Android手机一样,触动电源键之后静默等它就是了。
开机时间:约25.9秒
重启时间:约3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