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Nexus 及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评测(4)
Google Apps 与程序兼容性
Google Apps(广东话)
既然一开机就看到系统将 Google Apps 集合成一个文件夹,我们当然会对这些 Apps 作介绍。首先看看 Google 地图,可以看到的是其更新并不算多,但就将搜寻、导航、地点和图层四个项目安放在底部工具栏上;还有画面上只剩下我的位置按键,而放大缩小键就完全被多点触控取代。另外因为大部份功能都被安置到工具栏,所而在目录内就只余下我的最爱、Google 定位、快取设定和研究室等功能。初步试用后,我们认为将导航和地点安放在工具栏是非常方便的做法,而整体的操作上除了欠缺了放大缩小键,让单手操作(尤其在 Galaxy Nexus 这类大型手机上)有点不便外,其他速度和流畅度等还是不错的。顺带一提,在 ICS 上 GPS 的状态不再只得在通只列上的一个小图示,而是作为通知项目,可以拉下通知列查看详细状态。
相对之下,Gmail 的更新就比较大。顶部工具栏让使用者可以快速切换收件匣、草稿、寄件备份和星号等标签,而底部工具栏在一般情况下就包含了新邮件、搜寻、所有卷标和重新整理按键。选取邮件后,底部工具栏就会变成封存、删除、标签、已读/ 未读标记和星号切换。另外不少得的新功能就是可以在阅读邮件是以左右滑动的手势转到上/ 下一封邮件,这个功能其实在非 Gmail 的电邮软件中早就做到,来到 ICS 终于也可以在 Gmail 中使用了。另外,虽然我们可以在设定中选择邮件的文字大小,但在阅读时还是不能使用多点触控作缩放,是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
Google Apps(国语)
相对其他经历过数次大更新的 apps,Google 日历却是第一次大改版。新增的功能不算多,但可以用多点触控来放大缩小已经非常贴心;另外在顶部功能列按日期可以快速切换显示方式,比旧版本利用目录键直接得多,至于旁边的按键可以快速回到当天的位置,也是贴心的小功能之一。在设定中可以选择时区和一周的起始日,另外也提供了日历事件弹出式提示功能,也是不小的进步。唯一有点不足是欠缺了底部功能列,如果能够将显示方式和搜寻键放在这个位置将会更方便;另外若果可以自行设定是否显示农历就会更好(虽然以国际的角度来看很少人会用到就是)。
ICS 上的 YouTube 虽然并没有像 Honeycomb 版本加入电视墙效果(即使加入也不会华丽到哪里去),但相比 Android 2.x 上的 YouTube 还使有不小的进步:原本单调的首页加入了浏览分类和用户帐户的页签,比以往虽要透过目录进入方便-- 这功能其实早就应该加入,因为我们在之前的版本几乎都不知道有这些功能啊。此外,手机版的也加入了对 YouTube 实时串流影片的支持(也就是直播频道),而设定内就只剩下强制播放高画质和字幕大小的切换。搜寻结果也加入了影片上传时间的筛选,在浏览类别时更可以选择观看次数和评分等的方法排序。
然后就是没有被归类到 Google Apps 内的「使用者」(其实就是联络人)和电话功能。这两个部份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更新,先说联络人,可以透过页签的方式支持群组显示,在联络人的详细资料中也可以整合 Google+ 和 Twitter 的更新。什么? Facebook 呢?这就是问题了:我们在账户设定中登入 Facebook 后,并没有出现同步联络人的选项,即使回到帐户设定也找不到已登入的 Facebook,而在联络人中也当然无法显示 Facebook 联络人,更遑论整合更新了。另外在其他程序中透过联络人图像开启的快速联络工具栏,也进步成一个更详细的列表,在面积加大之后可以更快速的找到想要的联络方式。相对来说,电话的更新就较少,除了视觉上的不同外就只有将我的最爱和联络人两个页签合并;反而在来电画面可以向上滑直接用预设的 SMS 回复来电更加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