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到百花齐放 新系统相机的发展历程(2)
首款变焦饼干镜头:松下X 14-42mm
2011年9月21日,尼康发布了1系列可换镜数码相机,成为又一家涉水新系统相机的厂商。而在2011年10月5日,富士也透露出将在2012年正式推出新系统相机产品。这说明新系统相机已经成长为可与数码单反相机、便携数码相机并列的主要相机类型,同时也预见了新系统相机还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乱花渐欲迷人眼 新市场谁主沉浮?
在当前已经发布的新系统相机产品中,由松下、奥林巴斯所构成的微型4/3系统发布时间最久,因此产品线最为完整;用户可选择的镜头、配件也最全面。相比之下,松下在电子化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采用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三星与索尼在画质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并且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各自的镜头群也初具规模。其中,索尼已经完成了高、中、低三档产品线的排序并且具有上述多项优势;而三星在产品推出速度和市场推广方面确实和需要更为努力。
至于采用较小尺寸感光元件的宾得和尼康,虽然体积上有一定优势,但其感光元件规格也成为提高画质的一大制约。此外,两家厂商的产品还都面临着价格相对较高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的新系统相机市场还没有出现类似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寡头垄断的情况。先入厂商凭借时间优势占据了当前的主动位置,而后入厂商也因为拥有更多可能性而值得我们关注与期待。我们需要看到新系统相机要比数码单反相机更为依赖电子化技术,正因如此,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影像厂商才能在今天有同传统影像巨擘分庭抗力的能力。
从长远上看,新系统相机在经历初期的市场接受过程后,其内部也需要进一步的产品细分。相信在不久之后,新系统相机也会像数码单反相机一样广泛覆盖专业与普通家庭用户,成为和数码单反相机互补的重要相机类别。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会对相机提出更高的使用需求,比如更好的成像质量、更快的连拍速度、更实用的高清视频记录等等。无论产品定位或使用需求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相信只有掌握感光元件、影像处理器等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