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到百花齐放 新系统相机的发展历程
从诞生到百花齐放 小记新系统相机的发展历程
自2008年起,一类新型相机登录市场。这类相机在结构上不同于现有的单反相机、旁轴相机又或者是不可换镜头便携数码相机。在它们获得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称呼前,我们暂且将其称之为“新系统相机”(注)。到今天,不足3年时间里,新系统相机已经得到了包括松下、奥林巴斯、三星、索尼、宾得、尼康等多家厂商的支持。它们不仅改变了此前数码相机产品的市场格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数码影像行业的发展。
注:目前市场上对新系统相机的称呼有EVIL、微单、单电、无反等;为避免争议,本文将这些相机统称为“新系统相机”。
新系统相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2008年8月5日,奥林巴斯与松下共同宣布了微型4/3(Micro 4/3)系统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新型相机,将采用与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相同规格的感光元件;但由于精简了反光镜箱、五棱镜/五面镜、独立的对焦/测光元件,从而实现了机身的小型化与轻量化。2008年9月12日,松下率先发布了微型4/3系统的首款产品Lumix G1。2009年6月16日,奥林巴斯发布了继承50年前PEN相机精神的微型4/3系统相机E-P1。与仍采用类单反造型的松下G1相比,奥林巴斯在小型化方面做得更加彻底,这也让E-P1看起来更像是一台紧凑型数码相机。
4/3系统与微型4/3系统的结构对比
我们之前所提出的三条需求已经开始得到满足了。而继松下和奥林巴斯之后,三星成为了第三家推出新系统相机的厂商。2009年3月5日,三星宣布开发基于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NX系列混合型数码相机。2010年1月4日,三星正式发布NX系列的首款产品NX10。
在推出新系统相机后,松下和三星很快就大幅削减甚至停止了原有数码单反相机产品线的生产。奥林巴斯虽然直到今天都还在生产4/3系统的数码单反相机,但其产品脱离主流市场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三家厂商在推出新系统相机时,不约而同选择了类单反设计又或者定位高端的产品作为首发。这就造成了早期新系统相机相对成熟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价格上处于劣势,而在功能性和携带性方面的优势也不够突出。
正因如此,在这段时间内,国内购买新系统相机的消费者多为那些已经拥有数码单反相机的高端用户。新系统相机并没有实现面向普通家庭用户的普及。
截止到2010年3月,松下、奥林巴斯、三星共推出了7款新系统相机。在由BCN发布的日本可换镜头相机(包含数码单反相机与新系统相机)销售排行榜中,松下GF1与奥林巴斯E-PL1跻身前十名,共同拥有约14.7%的市场份额。
索尼E卡口NEX系统的发布
2010年2月,索尼在PMA上展示了新系统相机的开发原型。到了5月11日,被命名为NEX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正式发布。首发的两款机型为NEX-3(未在国内发售)和NEX-5C,它们均采用了APS-C画幅CMOS感光元件。
索尼NEX-5C数码微单相机
与此前的新系统相机相比,NEX数码微单相机的机身设计明显要前卫许多。为了达到近乎极致的便携性,NEX-5的机身主体部分高度甚至小于镜头卡口的外直径。尽管拥有当时最轻薄的机身,NEX数码微单相机上仍然配备有一个可翻转的液晶屏,可以让使用者更为灵活的进行拍摄。
2010年6月9日,索尼在中国正式发布NEX-5C数码微单相机。绝大多数专业媒体记者在经过试用后,都对NEX-5C的携带性、成像质量、机内功能等表示肯定。但在操控性方面,简洁的按键与直观式的菜单布局虽然降低了摄影初学者和普通家庭用户学习使用相机的门槛,但也让富有经验的使用者感到“调整设置方面并不快捷”。
现在我们知道,经过固件升级的NEX-5C,与今年发布的NEX-C3、NEX-5N配备了改良后的操作界面。我们只需要对位于多重选择器中央的软键进行自定义设置,就能非常方便的在感光度、测光模式、对焦模式等调整选项之间进行切换。
当前NEX系列相机内置丰富的自定义设置
索尼让大家相信,NEX数码微单相机不仅是为那些希望轻松拍摄好照片的用户而设计,同样也能够满足专业使用者的拍摄需要。对此,NEX-5C的市场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不仅全国不少城市的零售店出现脱销情况,就连索尼中国的在线商场都曾一度缺货。而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上,NEX数码微单相机同样引发了销售热潮。
根据BCN的统计数据,上市仅1个月的NEX-5C就排在了2010年上半年各机型总出货量的第12位,超过了上市已久的奥林巴斯EP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EP2(报价 参数评测图库)、松下G2等机型。同时,6月份销售的新系统相机总份额达到了32.5%,大幅高于5月份的18.8%。截止至2010年12月22日,日本可换镜头相机全年销售量排行榜中,松下GF1、索尼NEX-5C、奥林巴斯E-PL1分列第5、6、8名;而在第11至20名中,又有索尼NEX-3、松下G2/G1、奥林巴斯E-P1四款产品上榜。
第一次为新系统相机确立官方名称
NEX数码微单相机的全球热销让所有厂商都看到了新系统相机的希望,同时也确认了新系统相机发展初期的最适用户群。更为重要的则是索尼在发布NEX数码微单相机时,首次明确了此类相机的类别名称。
此前,松下、奥林巴斯等厂商在发布新系统相机时,都只为各自的产品线命名,而忽视了定义这个与以往不同的相机类别。同时,对于消费者、媒体提出的EVIL、单电、微电、无反等称呼,这几家厂商也都抱着否定或不肯定的态度。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一个简洁易懂、朗朗上口的名称,新系统相机就很难快速提高在大众心中的认知度。
与之相对的则是索尼在海外和国内发布会上,先后给出了ILDC与“微单”这两个官方名称。并通过一系列宣传文案与营销手段,加深了这些名称在大众心中的印象。由于NEX-5C在国内取得了非常良好的销售业绩,“微单”一次的使用频率也渐渐追上了EVIL、微电等非官方称呼。
2011年8月24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基于半透镜技术的A卡口可换镜头相机,并将它称之为SLT或“单电”。
左手A卡口单反/单电,右手E卡口微单
索尼虽然在同时发展A卡口和E卡口两套可换镜头相机系统,但却能通过准确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宣传策略,让那些感光元件规格相近、价格也存在重叠的产品各安其位。套用当前索尼中国的宣传语,A卡口数码单电相机的宗旨就是“动人瞬间、高速捕捉”,而E卡口数码微单相机则是“精彩随心、精巧随行”。
2011年新系统相机百花齐放
从2008年9月到2010年年底,在这15个月的时间里有12款新系统相机先后发布(其中松下GH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三星NX5和索尼NEX-3未在国内发售)。经过这些产品的摸索与尝试,已经涉足新系统相机的4家厂商在2011年都有了更积极的行动,而曾经保持观望的一些厂商,也终于开始了小规模的试水。于是,我们看到新系统相机在2011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 1月6日,奥林巴斯发布E-PL2;
- 2月21日,三星展示了包含85mm F1.4在内的5款NX镜头;
- 6月8日,索尼发布NEX-C3及30mm F3.5微距镜头;
- 6月13日,松下发布Lumix GF3及25mm F1.4镜头;
- 6月23日,宾得发布采用1/2.3英寸感光元件的Pentax Q可换镜头相机;
- 6月30日,奥林巴斯发布了E-P3、E-PL3和E-PM1,以及12mm F2.0、45mm F1.8两款镜头;
- 7月11日,松下发布Lumix G3;
- 8月24日,索尼发布NEX-5N、NEX-7数码微单相机,以及24mm F1.8、50mm F1.8、55-200mm三款镜头;
- 8月26日,松下发布采用电动变焦技术的14-42mm、45-175mm镜头;
- 9月1日,三星发布具有2000万有效像素的NX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