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8年市场格局秘密首曝光

王朝数码·作者佚名  2011-07-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日前,中怡康首度披露“2004- 2011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概况”数据。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国产彩电与外资彩电在激烈竞争中此消彼长:今年1- 4月,国产彩电零售份额已达近65%,仅海信、创维、TC L三大国产品牌就占据了约40%的国内市场。与此同时,从2004年以来,外资彩电市场份额整体有所萎缩,在今年1-4月的市场份额跌到了35%。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国产彩电可以高枕无忧。广州国美(微博)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广州国美彩电品牌销售排行前三名均为外资彩电,外资品牌销售额占整体彩电销售额的六成以上。而某一线城市家电连锁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中,外资品牌销售占比约65%,国产品牌仅35%。

曲折前行 国产彩电夺大半江山

从2003年至今,平板电视进入中国已有近10个年头。据中怡康数据,国产彩电已夺取国内市场的大半壁江山。今年1-4月,本土品牌海信、创维、T C L、康佳、长虹等市场份额达64.54%,三星、索尼、夏普、松下等外资品牌占不到35%。

以海信为例,自2004年起,海信在平板市场已连续6年居国内平板市场销量榜首。2009年,海信市场份额一度高达16.5%。今年1-4月,海信市场份额为14.78%;创维紧随其后,占12.86%;榜眼为TCL,市场销量占比达10.8%。

“国产彩电在平板电视市场的表现,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有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分析中怡康这8年数据,中外品牌的市场占比几经变化。国产彩电既遭受过2004年不到35%市场占比的低迷,也经历过2009年占比达70%的辉煌。

在2004年之前,国内平板电视市场规模非常小,掌握核心技术的外资品牌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然而自2004年后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市场份额逐渐赶上外资,成为国内平板彩电市场的主力,此后五年市场份额整体徘徊在50%-60%之间。

在经历了“价格战”以及“面板荒”后,2009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在全球彩电业尚未全面复苏之际逆市增长,实现全行业盈利。2009年,中外彩电品牌销量占比为7:3。这种乐观情绪延续到了2010年,国产彩电商提前采购大量面板和生产整机,造成了巨大的库存压力,而三星等外资品牌则大幅降价,中国彩电行业2010年又一次出现了集体亏损,国产占比降至59.6%。

到了今年1-4月,海信、创维、长虹的市场份额又开始有所提振,而外资品牌市场份额总体下降。

家电下乡助力国产彩电崛起

国产品牌的“胜利”,得益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优惠政策,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三、四级城市成为新的阵地。而外资由于在三、四级城市的渠道缺乏,对中国市场不够深入而无法在此领域与国产品牌抗衡。

2009年下半年,平板电视开始纳入家电下乡范畴,加速了平板电视在中国三、四级市场的普及。从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农村市场平板电视的出货量开始超过城市市场,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态势更为明显。

奥维数据显示,农村市场现在占比已经接近50%,成为平板市场最新最大的增长点,今年一季度农村平板销售474万台,占全国比重达到了48%,将近一半。家电下乡的产品当中,平板电视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超过80%。

“现在我们把很多精力放在开拓农村市场上,在农村做各种各样的巡展活动。”海信负责市场销售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下乡巡展中,海信在山东潍坊某乡镇一天的最高销售纪录达到3000万元,相当于当天整个山东省的销量。

记者了解到,在家电下乡的彩电销售中,国产六大品牌占据了九成市场份额,而包括三星、夏普等大牌外资平板都基本被排除在外。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页/共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